受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大陆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湖区水面面积短短13天内就缩水超过1/4。截至7月15日上午9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降至13.08公尺,比多年同期偏低5公尺多。在鄱阳湖余干县康山段通过航拍镜头看到,因水位持续走低,鄱阳湖航道变窄,往日宽阔的湖面露出滩涂和绿草。
根据大陆央视报导,受持续高温天气、上游来水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鄱阳湖水位在今年6月30日涨至15.18公尺后,每天以10到20公厘的速度快速回落,湖区水面面积、容积也随之大幅缩减。
直到7月2日8时至15日8时,鄱阳湖湖区水面面积从2590平方公里缩至1850平方公里,容积从75.9亿立方公尺降至42.3亿立方公尺。目前鄱阳湖沿湖地区把保障群眾生产生活用水作为重点,积极开展蓄水、保水、节水等工作。
事实上,近年鄱阳湖的乾旱也已不是新鲜事,新旱年顶替旧旱年,不断成为大陆媒体报导中「1951年来最乾旱的一年」。光是2022年鄱阳湖也因乾旱天气,40天缩水69%,由湖变河,大片可通航水域消失,湖底的明代石桥也因此露出「庐山真面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