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讯》报导,今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宛如是一场辉达创办人黄仁勋的个人秀,AI伺服器相关厂商更是几乎抢尽锋头;而辉达与联发科技在车用领域的联手,虽也是会场重点消息,但两家IC设计大厂的合作,将为车用座舱系统(cockpit),乃至于自驾车晶片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回顾此次合作重点,联发科主要会借重辉达在车用GPU(图形处理器)的技术,以及广泛的车用软体环境与工具等,预计採用台积电3奈米制程,再搭配辉达Chiplet技术整合GPU晶片与相关IP等,共同打造新一代车用座舱系统单晶片,该晶片预计2026年投产,2027年正式推出。

深耕台积电 具议价能力

车用市场有多大?《财讯》分析,根据全球最大IC设计大厂高通2022年「车用投资人大会」的资料,预估2030年车用电子整体潜在市场产值,单以车用座舱系统就有250亿美元,而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与自动驾驶则有590亿美元。无怪乎车用电子成为诸多半导体大厂的兵家必争之地。

联发科找上辉达合作,无非是想在车用座舱系统晶片市场快速打开市占率;毕竟,高通过去在车用领域的耕耘已有不短的时间。从高通官方过去在车联网以及座舱系统领域,早已不断地发布客户採用其方案的情况来看,不难判断高通在该市场应有一定的地位,再加上手机市场的成长动能已不若5G商用初期有相当程度的爆发力,6G标准也仍未底定,更遑论商转日期更是遥遥无期的情况下,联发科的确很需要从车用座舱系统获得新的成长动能。

然而,联发科有什么优势呢?《财讯》报导指出,第1,3奈米用在车用半导体市场,可能是制程领先的节点。联发科採用3奈米制程自然是有迹可循,儘管今年台积电的3奈米主要还是供货给苹果与英特尔等主要客户,但若按照台积电过往在先进制程的作法来看,每当新一代制程推出之后,台积电大多皆会有后续的车规版本推出,以满足车用晶片客户的需求,像是恩智浦半导体採用台积电的5奈米制程即是一例。

而以目前的市场消息来判断,台积电的2奈米最快也要到2025年才能量产,若将时序推移至2027年,3奈米用在车用半导体市场,可能也会成为制程领先的重要节点。

文章来源:财讯双周刊
#台积电 #系统 #联发科 #车用 #座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