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团体13年前抢救斗六市现存最古老寺庙建筑「真一寺」,但迟未获补助修復,多年来加盖临时防雨设施,外观十分简陋,文化部最近终于核定1亿650万元修復;1930年代的「西螺街长宿舍」,客委会虽5年前补助调查研究,但始终未同意补助修復,最近也传来好消息,该会核定3104万元修復经费。
斗六真一寺于1851年至1861年间在斗六创建,1936年重建,奉祀观世音菩萨,俗称斗六菜堂,具有传统民间斋堂元素,其泥塑、剪黏、木雕、彩绘寺庙装饰工艺亦不多见。
庙方13年前原要再拆除重建,县府2010年登录为古蹟后,庙方从反弹到同意筹募资筹款,县长张丽善责成文观处全力向文化部争取真一寺修復经费,最近终获核定总经费1亿650万元,文化部补助9052万元,预计2026年完工。
「西螺街长宿舍」多年前也差点被拆除,云林县府紧急于2016年登录为歷史建筑,虽2017年获客委会补助调查研究及设计规画,2019年起向客委会申请修復但都未被同意。
文观处指出,「西螺街」是日据时代1920年至1945年间的行政区,即西螺镇的前身,22年歷经4位街长,其中之一是诏安客家子弟廖重光,他任内完成许多对西螺地区重要的建设,可谓诏安客家族群中的代表人物。
「西螺街长宿舍」的建筑建为和洋混合的日式建筑,形貌算是街长宿舍中较独特风格,由于閒置多年,目前十分破烂。客家委员会最近终于核定修復经费3104万元,以彰显西螺地区诏安文化空间,打造为西螺文化客厅、人文餐旅、开放庭园。
文观处长陈璧君表示,文化部除了核定真一寺修復经费外,也核定3处歷史建筑修復,包括古坑国小旧宿舍、元长瓦磘庄集会所、莿桐饶平国小旧宿舍,总计经费8951万元。
为鼓励私人保存文化资产,文化部也核定西螺振文书院、大埤三山国王庙、北港义民庙、口湖文生天主堂、元长傅氏大宗祠、口湖郑丰喜故居、二崙荷苞屿恒心堂修復案设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