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统赖清德「走进白宫」说法引发各界议论,外媒引述美方高层说法,直指美方对赖清德言行产生诸多疑虑。民眾党立法院党团今日召开记者会,指赖清德为求胜选,一方面与美国「攀亲带故」,一方面释放消息不断刺激中国,恐推升两岸紧张态势。呼吁无论蓝绿都不该操弄意识形态或「芒果乾」,赖清德别为了谋求选票,挑起意识形态对立,应理性交流、务实外交,让台湾外交有更多元的选择,才是突破困境的出路。

立委赖香伶表示,《金融时报》以「Washington presses Taiwan presidential frontrunner on White House comments」为题,刊登美方高层看法,「presses」(施压)赖清德对涉及白宫的说法做出解释。有鑑于先前美国务卿布林肯访中,双方关系趋缓,在此前提下,美中都避免过激行为,然而赖清德为了胜选,置台湾安全于不顾,其无赖作为连美国都束手无策。

赖香伶指出,如今国际局势陷入「新冷战时代」,台湾被迫在夹缝中求生存,面对外交困境,必须以多元外交手段处理危机,任何二分法言论都将限缩台湾发展,赖清德「走入白宫」激起两岸对立,纯粹只是政治操作,显示民进党黔驴技穷,又回到抗中保台、情绪勒索。然而如同柯文哲主席所说「保台不一定要呛中」,台湾陷入蓝绿恶斗已久,亲美、亲中争议不断,这种不理性的二元对立一再撕裂台湾社会,蓝绿政治人物藉机从中牟利,行为令人不齿。

立委张其禄表示,对照赖清德参选以来的言论,其在国际关系及两岸议题上,居然保持一贯的前后矛盾,赖清德「当台湾总统可以走入白宫,我们所追求的政治目标就已经达成了」这句话,反映他选择继续操弄「抗中保台」,使台湾人沦为中美两强竞争、对抗的衝突火线马前卒。《金融时报》报导也显示美方对赖清德态度的焦虑与忧心,可以预见老是以「抗中保台」为主轴,却缺乏保卫民主、和平、自由核心论述的赖清德与民进党,他们的政见很快又要「髮夹弯」了。

张其禄指出,赖清德的言论不但使台湾民选总统地位自矮身价,更显示民进党执政多年,过度偏向特定强势国家,导致台海区域安全失衡,甚至陷入兵凶战危当中。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更是世界的台湾,相信选民不会继续被意识形态及分化情绪言论操弄,能有理性及智慧选出真正领导台湾走向「台湾自主、两岸和平、立足世界」的领导人。

立委陈琬惠表示,赖清德预计8月出席巴拉圭总统就职典礼,途中过境美国,我国副总统过境美国已有多次前例,但美方似乎不得不向赖副总统敲响警钟,《金融时报》报导,美方认为赖清德近期言论与他们长期认知格格不入,美国CSIS智库专家也指出,赖清德的说法超级没帮助,且会加深华府一些专家对他的疑虑。在与世界强国维持外交关系的过程中,「过度冒险」并不适当,民眾党团在此严正批评赖清德,相关言论破坏现有的稳定平衡,这种事态发展绝非台湾民眾所乐见。

陈琬惠直言,赖清德两岸论述一变再变,从一开始的「务实台独工作者」急转「没有统独问题」、「反共不反中」,近期又回归台独设定,强迫民眾站队。赖清德的两岸论述一再凸显他为了大选可以冲淡其台独立场,连政治理念都能恣意转变,未来若当选总统,台湾民眾的利益是否也能说卖就卖?呼吁台湾应该透过参与CPTPP等国际组织,扩大国际影响力,才能突破外交困境。

党团副主任兼发言人杨宝桢指出,民眾党团总召邱臣远日前质询行政院长陈建仁,关于赖清德8月出访及过境美国是否进行风险评估,如何避免美国眾议院时任议长裴洛西访台一样,发生经济制裁或军事活动?陈建仁仅回答「过境行之有年」、「还在规划」,既然风险评估还在规画,为何赖清德抢先宣布出访,其中是否涉及政治动机与炒作,答案相当明显。针对中国可能的军事行动,上周共机扰台30架次,如今因赖清德失言,恐推升两岸紧张局面,共军侵扰可能也不会减缓。

杨宝桢直言,日前赖清德提出「四大支柱」,但其近期言论严重破坏两岸稳定,强行将台湾拖入美中对抗雷区,赖清德太过渴望和美国建立紧密关系,反而忽视与其他潜在民主盟邦和国际组织交流,至此「四大支柱」其中两支已然倒塌。此外,从单兵防护装备到军售延宕、兵源不足等问题,民进党都未能提出具体解方,「四大支柱」名存实亡,沦为骗票口号。

民眾党团呼吁,2024总统大选从来都不是「白宫」与「中南海」的选择,而是台湾民意的具体展现,无论蓝绿都不该操弄意识形态或「芒果乾」,台湾更不该自我限缩,硬要在美国、中国二选一,外交步伐必须稳健、踏实,并维持弹性,增强自身国际影响力,才能突破外交困境。

#赖清德 #台湾 #言论 #白宫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