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新制7月1日上路至今才3周,全台已经有大大小小相关陈抗游行,昨天起连续3天更有行人路权团体、运输业工会、高中生团体等轮流上街头。为何一个想要解决「行人地狱」恶名的法规,却搞得人车都不开心?更奇特的是,像今日运输业工会的陈抗,竟也有照理说立场对立的行人路权团体去声援,两者提出的解决方案还几乎一样,谁说行人路权与车辆路权不能兼顾呢?
眾所周知,改善交通有三E: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执法(Enforcement),交通工程应该放在首位,其次是教育,执法是最后手段。
以交通工程而言,应该从道路规划源头解决:路段部分,应该要车道瘦身,广设人行道,人行道可挖停车弯增设更多卸货车格,让行人和车辆双赢;路口部分,行穿线退缩、设庇护岛,大型路口设置圆环以免左转车辆「西瓜切」,甚至人行道中段设置行人专用红绿灯,让行人可以在同向车辆左转时过一半马路……以上都是近年来相当主流的意见。
陈抗现场中,行人路权团体指出,交通部应该把人行道做出来,挖停车弯,让货车司机可以停车、走上人行道运货,这些工程都做好,执法才有意义。货运工会也强烈主张,应该从道路规划源头解决,将道路瘦身,广设人行道,挖停车弯,增设更多卸货车格,才能兼顾交通安全和消费者的宅配需求,从根本改善违规停车的问题。两个不同团体提出的解决方案几乎一样,看来,行人与车辆的立场并非必然会对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