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全力打造半导体产业链,不过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能否达到2030年市占率翻倍的目标显然是一大障碍。
目前欧洲晶片的全球市占率约10%,欧洲议会半月前批准「欧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计画拨款430亿欧元(约新台币1.5兆元),目标在2030年前让市占率翻倍到20%。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报导,根据资诚战略顾问部门(PwC Strategy&)研究,欧洲在2030年前还需要35万名员工,才能达到晶片市占率翻倍的目标。
人才短缺的问题,显然成了欧洲各国打造半导体产业链的一大障碍。
美国晶片巨擘英特尔(Intel)上月获德国政府承诺补贴99亿欧元(约新台币3400亿元),在马德堡(Magdeburg)兴建晶圆厂,预计将雇用3000名员工。
据估计,英特尔设厂将需要近2万名员工。
欧洲最大半导体聚落在德国东部的德勒斯登(Dresden),英飞凌(Infineon)、博世(Bosch)、格芯(GlobalFoundries)最近在当地设厂或扩厂,台积电也考虑进驻。
据在地同业公会「萨克森硅谷」(Silicon Saxony)初估,到了2030年将有10万人从事高科技工作,比目前整整多出30%。
鉴于欧洲对半导体需才孔亟,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与德勒斯登工业大学(TU Dresden)、英飞凌合作,获欧盟补贴400万欧元(约新台币1亿4000万元)成立「欧洲晶片技能学院」(European Chips Skills Academy),预计今年秋天起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