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小恩正逢换牙期,下排门牙处长出2颗恒齿,原来的乳牙却没有松动,妈妈担心小恩齿列排序不齐,经台北慈济医院儿童牙科门诊检查,小恩的恒齿虽已完整长出,但不影响进食,也未有其他不适,建议家长仔细清洁、观察即可,不宜急着拔除。3个月后,小恩下门牙的乳齿自然脱落,后方的恒齿逐渐长回正常位置。
乳齿松动脱落,恒齿萌发长出是正常的换牙过程,但乳齿尚未脱落,恒齿就长出来导致出现「双排牙」,让许多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进食、齿列排序。
台北慈济医院指出,人类牙齿的牙胚从怀孕时即出现在胎儿口腔中,宝宝出生6个月到10个月左右,萌发第一颗乳齿(下排门牙),2到3岁间全部乳齿萌发完毕。时至6岁,恒齿自乳齿列下方长出,乳齿日渐脱落,约11岁全数换完。
医师陈宜宏表示,根据国外研究,换牙时期约有5成的小朋友,因门齿紊乱影响美观与生活品质,前往牙科就诊。咬合不正是饮食与生活型态转变所造成的一种文明病,现在的孩子从小养成喝饮料、吃精致食品,较少使用上下颚,导致牙弓发育不良与齿列拥挤紊乱。
陈宜宏说明,换牙时,乳齿的牙根会被萌出的恒齿牙胚吸收、变短,最后剩乳齿牙冠掉落,但要是恒齿的牙胚发育偏向乳齿舌侧,会导致乳齿牙根未被吸收或吸收不全,形成两套牙齿同时存在的情况。
陈宜宏说,只有当「乳齿晃动造成不适」、「影响孩童进食与营养摄取」、「因清洁死角导致牙龈发炎肿胀」、「儿童有拔牙意愿」时才会建议拔牙,不是出现双排牙就得立即拔掉。
陈宜宏强调,儿童齿列随着恒齿陆续萌出、牙床发育,7成以上双排牙的恒齿日后仍会随着乳齿脱落与舌头推挤,回到正常的位置,因此不鼓励家长半胁迫带小孩到诊所拔牙。
陈宜宏提醒家长,在孩子的第一颗乳齿萌发后要开始使用牙刷,每天使用含氟浓度1000ppm的牙膏刷牙至少2次,预防龋齿发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