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经济系与国际金融学院日前举办「2023年国际经济与金融趋势论坛」,会中除邀请央行总裁杨金龙专题演讲,蔡烱民也受邀出席,并首度揭露各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现况。
观察各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报酬率概况,蔡烱民指出,以近五年来看,新加坡GIC主权基金几何平均年化报酬率为4.4%、韩国KIC主权基金则有3.39%、新加坡淡马锡控股4.41%、挪威主权基金4.19%;而瑞士央行报酬率则是出现负1.54%。
各国主权基金报酬率高,但近年各国在金融海啸及疫情影响下,也出现大额损失。蔡烱民指出,例如新加坡GIC在2008年损失350亿美元、淡马锡基金当年也损失383亿美元,挪威政府退休基金则损失907亿美元;另,在疫情爆发后,各大主权基金也出现亏损情况,去年股债双碟,挪威主权基金更一举损失1,670亿美元,创下史上最惨窘境。
对于主权基金看法,蔡烱民重申,外匯存底与主权基金的目的不同,「两者操作原则必然不同」,主权财富基金着重财富管理,以未来及当代国民的未来福祉为重要考量,目的在于创造更多的财富,需承担较高的短期价格风险,以获取长期较高的报酬率。
蔡烱民认为,主权基金平常承担较高的风险,报酬率比较高,但发生金融危机时,往往无法全身而退,由于遭受庞大损失,平时较高的报酬率可能会被抵销。
蔡烱民指出,外匯存底投资标的须具高度安全性及流动性,不宜承担高风险,报酬率相对较低,否则金融危机时,如果出现重大损失,可能危及央行金融及币值稳定的法定目标。他也提到,国际信评机构穆迪(Moody’s)的台湾主权信用评等报告,也从指出我国有充裕的外匯存底,有助于维持外匯市场秩序及金融市场稳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