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前镇渔港改建,原本规划3000万预算,但高雄市市长陈其迈上任后却增加至81亿,引发各界讨论,农业部部长陈吉仲目前在国外,但仍透过脸书指出,整体更新升级,不仅是为了提升远洋渔业 300多亿元的年产值,更是可以为上千亿产值的远洋渔业相关的补给、网具、冷冻加工及造船整修等关联性产业,带来更多连带提升的效果,这是深具前瞻性的基础建设升级工作。

陈吉仲表示,台湾是海洋国家,海洋渔业发展也是由近海而远洋,在1960、1970年代政府奬励发展远洋渔业,同时在前镇开辟远洋基地港,当时在东亚已是名列前茅的渔港。远洋渔船散布在三大洋作业,捕获一般常见的秋刀鱼、鱿鱼、鲣鲔等各类鱼种。高雄前镇渔港,至今仍是国内最大的远洋渔业作业基地。

陈吉仲说,台湾远洋渔船雇用外籍船员补足劳动力缺口已是常态。在前镇渔港每年有约1.5万人次的外籍船员,随近300艘远洋渔船返港卸鱼、整补。过往在渔船靠岸后,这些辛苦的船员有些会停留在狭窄的渔船上,无处可去。船上欠缺足够的卫浴、休閒等生活辅助设施,船员不仅无法趁靠岸好好休息;长期处在狭隘拥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对船员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大压力。倘若又遇到颱风等天灾,船上船员更会暴露在风险当中,因此兴建「多功能船员服务中心」,提供外籍船员可以上岸安心休息的安全处所。

陈吉仲指出,前镇渔港从 1968 年完工至今,已经超过50年没有更新调整。设备老旧不说,随着作业量越来越大,卸鱼码头水深不足,难以让大型化1000至3000吨级渔船卸鱼及停泊,渔船席位也一位难求;卸鱼作业及市场批发空间部分重迭,容易带来卫生安全顾虑。交通不便拖累进出效率;不只周边社区废水流入港区,卸鱼清理及生活废水等,也会排入港区中,造成水质恶化、发出臭味。这完全不符合台湾最重要远洋渔业基地的需要。前镇渔港建设专案,就是要一次彻底改善这些累积了 50年的问题。

陈吉仲强调,整体更新升级,就是要达到提升前镇渔港的「效率、安全与人权维护」的目标。这不仅是为了提升远洋渔业 300多亿元的年产值,更是可以为上千亿产值的远洋渔业相关的补给、网具、冷冻加工及造船整修等关联性产业,带来更多连带提升的效果。这是深具前瞻性的基础建设升级工作。

#前镇渔港 #远洋渔业 #陈吉仲 #卸鱼 #船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