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出口连续第3个月增长,但是对中国的出口却持续下滑,德国贸易商对中国的业务正在缩减。德国经济专家表示,未来德国对中国出口可能继续下降,因为中国的技术正在不断进步,在很多领域,中国已不再需要从德国等地进口了。
据《德国之声》引述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称,即便德国出口已连续第3个月增长,2023年上半年却只有6.2%的出口货物销往中国,这是自2015年以来的最低值。相比之下,2020年对中出口比例达到7.9%的歷史新高,但2021年下降至7.5%,2022年再降至6.8%。
西方国家每当经济下滑时,以过去20多年来的惯性,官员、企业与学术界都会想到如何透过中国来改善贸易滑坡的状况,但现在的情况却与过去完全不同了。
德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德国6月份对欧盟邻国的出口环比增长了1.3%,达到715亿欧元。儘管对美国出口较上个月微幅下降了0.2%,但它仍然是德国产品的第一大买家。比较令德国人意外的是,对中国的出口大幅下降5.9%至82亿欧元。
荷商安智银行(ING)的德国首席经济学家布热斯基表示,这是因为中国越来越有能力生产以前从德国採购的商品。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的贸易专家斯塔默(Vincent Stamer)也认为,中国的技术正在不断进步,「你可以在电脑晶片、电动汽车和电池生产中看到这一点,这样(中国)就不再需要从德国和世界其他地区进口了。」他还指出,德国对中国出口下降是一种趋势,但现在就与中国客户道别还为时过早,未来10年,中国仍是一个重要的销售市场。
斯塔默强调,许多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将不再明确地展示在出口数据中,而是在其资产负债表中。汽车产业就是个例子,不少德国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为中国市场进行本地生产。布热斯基也表示,长远来看,中国在德国出口中的重要性将显着下降。他呼吁,「我们应该为中国将不再拯救我们的出口部门做好准备。 」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