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市大溪普济堂关圣帝君圣诞庆典被称为「大溪第2个过年」,市府打造节庆品牌「大溪大禧」迈入第5年,今年酬神戏结合在地社头艺阵与当代表演艺术团队共演。但民代认为,传统文化沦私人服装走秀配角,且神明衣非新品。主办单位澄清,当初洽谈仅要求新设计关圣帝君神明衣,演出依循传统步伐拜庙为帝君祝寿,当地各社头神将也首次合体表演,相当开心被看见。
第5届大溪大禧以「百纳祈福GO」为主题,呈现庆典中眾人齐力精神与祝福,传承推广无形文化资产,打造跨越当代设计与民俗信仰的祭典,今年的酬神戏5日晚间登场,打造结合北管、神将、服装设计与当代舞蹈的新型态跨界展演。
市议员魏筠指出,象徵大溪传统文化的社头,沦为私人服装走秀的配角,普济堂也变成设计师的展厅,夸张的是,设计师宣称特别为这次活动设计的衣服,被眼尖民眾抓包已展览过,音乐也没经原创者授权。
魏筠表示,活动安排中,主办单位没尊重传统文化工作者,有人反映社头成员表演完当下,没椅子可坐,其实扛神将非常重,没经过训练,真的无法担起重任。过去5年辛苦建立的文化品牌崩坏,不会是市民乐见的,也更不是文化传承、创新融合的榜样。
桃园市立大溪木艺生态博物馆长陈倩慧说明,每年大溪大禧皆策画新型态酬神戏,今年策展团队深入与地方社头互动,发掘特色共创共演,结合8个在地社头艺阵及4组当代表演艺术团队共创6个表演节目。
陈倩慧说,晚会以普济堂迎请邻近地区友宫友庙神尊参加祝寿大典共襄盛举的习俗为基础,透过服装设计师吴亮仪设计的10套神明衣及10位表演者,呈现眾神齐聚为关圣帝君祝寿意涵,并特别设计由大溪4个社头8尊神将参与演出,依传统步伐拜庙为帝君祝寿,打造兼具民俗意义与当代秀艺的新形态祝寿,也让神将身上刺绣战甲象徵的传统工艺与创意神明衣呈现的现代时尚工艺同台匯聚。
陈倩慧表示,洽谈时仅要设计师设计新的关圣帝君神明衣,另有关表演节目音乐授权,契约皆有规定需取得授权,授权文件为验收内容之一,若有未依合约授权规定事宜,将循违约罚则办理。至于有民眾认为未提供休息座椅给表演者,由于表演过程须频繁穿脱服装,摆放椅子较不便,若有需求一定会提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