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委员会「第3届客家贡献奖-终身贡献奖」得主陈运栋为台湾近代客家研究先驱,日前8月2日享耆寿91岁,客委会主委杨长镇今(14)日于头份市立殡仪馆参加告别式,并颁赠旌扬状,除感念陈对台湾客家研究的贡献,也强调要继续推动陈的志业。
杨长镇表示,陈运栋一生贡献良多,他担任大成高中老师、校长,在中港溪流域及台三线作育英才;其次,陈校长也参与乡土文史研究运动,推动苗栗县市非常多重要的地方歷史的文史探讨,他也是台湾最早期推动客家研究的学术先进,并在客委会成立时,担任过4届的客委会委员。
杨长镇说,由于陈在客家教育各方面的贡献,因此也曾获客委会颁赠客家贡献奖终身贡献奖,他的离开是一种损失,但也让大家知道更应该要煞猛打拚,继续将这些志业推动下去。
杨长镇指出,陈运栋博学多闻,着作等身,客家相关着作40余本,发表文章也多达160余篇,并于1978年出版《客家人》一书,1989年续出版《台湾的客家人》,接力完整地提出客家人来台后的开拓歷史,成为所有研究客家的学子必备研读的经典着作,先生也因此被誉为「近代最重要的客家研究先驱」之一。
陈运栋除了参与《三台杂志》、《客家杂志》创刊、担任客家节目「乡亲乡情」文化讲座、捐款推动「还我母语运动」、集资赞助「宝岛客家广播电台」、「大汉之音广播电台」创立之外,还曾任第2、3届国民大会代表、客家委员会委员,积极从公、私两部门来推展客家文化。
杨长镇表示,陈运栋数十年来投入台湾史与客家文化探讨,着述、藏书都极为丰富,毕生获奖无数,前后得到「客家台湾文化奖」、「杰出台湾文献奖」、「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客家贡献奖-终身贡献奖」、「推展本土语言杰出贡献奖」的肯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