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30多岁女性感染俗称「食脑变形虫」的福氏内格里阿米巴原虫,引发脑膜脑炎,于8月1日死亡。疾病管制署三度前往新北某室内亲水设施,今天公布採检结果,56件检体中验出1件「地下室积水」检体为阳性,但疾管署强调,该检体并非亲水设施用水,民眾无暴露接触风险。
该名30多岁女性于发病两度前往新北某室内亲水设施,疾管署8月9日、10日及12日与新北卫生局和专家一同前往某室内亲水设施採检,检测位置共10处,共56件检体,包括大水池、小水池、进出水口等。
疾管署今天表示,针对北部某室内亲水设施採检的56件检体,福氏内格里阿米巴原虫检验已全数完成,其中55件与亲水设施相关的水体检验结果皆为阴性,1件地下室积水的检验结果为阳性。
疾管署表示,经调查该阳性水体应来自自然环境,而非亲水设施用水,未与亲水设施用水交流,民眾无暴触风险;已建议该设施遵循「营业场所传染病防治卫生管理注意事项」,浴池、游泳池或戏水池等游憩用水,每日至少测定4次水中酸碱值与自由有效余氯,并确保水中自由有效余氯持续保持在1至3 mg/L之规定,始得开放使用。
疾管署防疫医师林咏青进一步说明,该地下室积水检体属于对照组,也就是水池外的水体 ,检验出阳性后,疾管署防疫医师、外部专家及地方卫生局再度到亲水设施确认,地下室和水池用水是完全分开的,且採检当时状况是下豪大雨,因此认为是雨水冲刷地面后流入地下室,不可能流入鼻子,亲水设施民眾也没有接触的机会。
疾管署指出,福氏内格里阿米巴原虫为淡水湖泊、河流中自然生存的单细胞寄生虫,喜好温暖环境,能生存于46℃的温热环境中,在更高的温度下也可短暂存活。温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温泉水、工厂排出的温水、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热水器及土壤中都可发现其踪迹,人工水域维持水中自由有效余氯在1 mg/L以上,即可有效抑制。
疾管署提醒,吁请民眾于戏水或泡温泉等活动时,应避免水进入鼻腔,或避免将头部浸泡于水中,于自然水域戏水时,亦应避免搅动底部池水或淤泥;戏水或泡温泉后出现发烧、头痛、噁心或呕吐等症状,应儘速就医,并告知医护人员相关接触史。
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据新北市卫生局调查,共有642位民眾曾前往该室内亲水设施,其中620位无脑膜炎疑似症状,另有22位追踪中。疾管署已发布医界通函,提醒医疗院所如发现不明原因脑炎患者,应加强询问病人接触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