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曾文水库建库50年,台湾歷史博物馆即日起推出「流域共构:云嘉南百年水利与环境特展」,统整8个单位共数千份的水利史料,公开展出日本水利技师八田与一署名的工程手稿,透过观展了解台湾如何打造1万5000公里长的嘉南大圳,并维持百年不衰的水利功能。
为展出嘉南大圳水利工程歷史,台史博与气象、水利、农业灌溉、文资等8个机关、民间及研究单位共组水议题研究团队,研究歷时3年多,歷经18次田野调查、21场工作坊与50场以上的研究读书会与座谈会,还从农田水利署嘉南管理处中整理4500份水利史料,推出「流域共构:云嘉南百年水利与环境」特展。
展览现场将许多专业知识转译为易懂的互动游戏与生动的图绘插画,带观眾回顾云嘉南地区百年来的水利演变,从清代利用自然环境地形的私有埤圳,到日本时代整併为区域型水利系统;当代加入与环境共存、倡导水资源循环多次利用的永续观念。
特展首次公开八田与一署名的嘉南大圳工程计画书。呈现该水利团队如何透过计算,掌握地形、雨量等自然条件,完成长达1万5617公里可供灌供灌15万甲地的大型水圳。
另外展览中也提到当代分属不同单位的水利人,各自运用仪器、工具克服水利困境,体会坚守台湾水资源岗位的「职人」精神。
台史博馆长张隆志表示,水资源分配正是全球迫切议题,「流域共构」特展呈现台湾的软实力。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局长程家平表示,透过此次展览,连结水利科学与人文社会发展,促进民眾思考水的保存及利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