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首次举办「用我的镜头,说故乡事」培训青年小记者,让大专院校生利用暑假打工期间採访在地人物,用青年的「视」界说故事,今(31日)为8支影片成果发表会,5位小朋友上台分享的妙趣横生,整个会场充满笑声;县长林姿妙说,期盼藉由他们用心拍摄记录的影片,让更多人看到宜兰青年无穷的潜力。
县府劳工处青年事务科特别规画大专院校在校生透过暑期工读参与协助青年事务推动,鼓励他们互动交流并深入认识在地,能留下宝贵的经验与回忆,培训青年小记者以採访访谈和影音制作方式,亲自参与企画、新闻撰写、拍摄及剪辑,用自己的视界述说宜兰尚青的在地人物故事。
5位打工青年陈泓权、杨承均、郑翠玄、陈禹妡及李昆昌都是宜兰人,分别在各地念书,彼此本来不认识、专长领域也不同,相处2个月后,他们学习到实用技能与培养团体合作间的默契,不仅累积工作实战经验,也更认识家乡,深入了解青年的在地故事,。
此次8支影片主角分别为新住民妈妈国小越南语老师潘锦秀及郑家美食台印小吃郑安娜推动母国文化过程;金鱼厝边彭仁鸿及鱼仔青林晓彤发扬在地文化产业,致力地方创生;枣健康有机农场林意评与牛头司耕牛小学堂黄劲凯让在地农业有新面貌;大鲭鱼梦工场张景尧和东郑汽车林书贤传承耕耘在地产业并创新。
其中,就读清华大学郑翠玄的梦想就是创业,这2个月跟很多创业青年接触,从他们的创业故事中得到很多灵感,创业就是确认自己的目标,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清醒的停留,胜过盲目的前进。
另,刚获得112年全国孝行奖、就读台湾大学的李昆昌说,宜兰真的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开心此次有机会学习到哥哥、姐姐们如何花尽心思管理他们的企业,还有和同事们从头城到苏澳爬山越岭,没日没夜的剪影片等,这些都是他未来能使用的活教材,也希望自己能对宜兰有贡献。
劳工处表示,此次8支纪录片可至「宜兰县政府青年事务科」粉丝专页或「宜!兰人–YEELAND」Youtube观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