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总经经济学家George Brown分析,在薪资和通膨齐涨的这段期间内,美国实质家庭消费呈现持续成长的,由于美国在疫情期间多数没有留职停薪,也没有薪资补贴,疫情初期约有2,200万人被解雇,随着防疫规定逐渐松绑,企业重新招聘,支撑起强劲而稳定的消费成长。
因此,George Brown分析,以实质(而非名目)消费支出来衡量家庭消费会更为准确,从这个角度来看,家庭消费支出不仅在一年内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准,随后更在过去40年来最严重、持续最长的实质收入紧缩周期下,超越了前十年的水准。家庭消费支出会有如此变化,有以下2因子。
一:储蓄正在减少中。消费者一直利用他们在疫情期间累积的超额储蓄来弥补收入缺口,超额储蓄的来源包括财政补助,例如经济纾困金,以及间接援助。根据施罗德预估,上述因素产生高达2兆美元的超额储蓄,但时至今日仅剩约8%。因此,我们预期越来越多的家庭会将他们的可支配所得省下来,此举将对之后的家庭消费及学贷偿还等支出产生影响。
二、实质所得重回成长轨道。儘管如此,最重要的进展是实际所得成长终于再次转正。通膨放缓正是主因,CPI年增率从去年的9%的高峰降至3%,儘管能源价格逐渐回稳,但通膨进一步下滑的空间有限。一直以来,领先指标通常反映再薪资成长将放缓,但仍维持在乐观的水准上,此外,目前市场上不致发生大规模裁员的状况。因此,预料美国消费者在明年仍会受惠于一段实质所得成长期,即使市场出现不利因素,这也足以维持消费支出。
而实质所得成长对投资人来说是利多还是利空?George Brown分析,从一方面来看,越来越多证据显示美国经济可望软着陆。劳动市场不再过热并逐渐迈向稳定,亦有迹象显示制造业需求已见底回升。此外,在扣除住房和二手车价格等极端数值后,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明显放缓。
然而,投资人同样应留意实质所得紧缩周期的结束。当实质所得开始成长时,家庭储蓄率未必如市场所料而大幅上升,反而是其将更多的收入用于额外支出,这可能导致供应链紧张重新出现,并导致通膨压力卷土重来,进而产生二次效应。
施罗德投信最新预测包括两种可能会出现的经济情境。第一种情境下,我们认为经济「软着陆」有助于减轻通膨压力,使联准会能更早开始降息。而在另一种「消费者韧性」的情境下,联准会必须进一步升息,导致经济陷入重度衰退。
施罗德投信认为,目前投资人需关注的两大因素:第一:劳动生产力能否跟上步伐。
第二:劳动力参与是否稳定回升。目前,参与率仍低于2020年2月的水准约0.7个百分点,这一缺口主要集中在提前退休的中高龄劳工中,因此不太可能有足够的退休劳工重返劳动市场。不过,开放移民有助于提升劳动参与率,令人鼓舞的是,移民人数已经大幅反弹。
至于美国经济未来走势将会如何?施罗德投信认为,如果劳动生产力恢復到疫前水准并且劳动供给结构性不再缩减,软着陆是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但与我们预测的情境不同的是,失业率仍比非加速通膨失业率 (NAIRU) 的预估值低约 0.8 个百分点。因此,在美国经济未出现衰退的情况下,要抑制超额需求,就必须长时间使经济维持温和成长。
因此,儘管通膨放缓和就业人口成长意味联准会(Fed)最新的升息可能已是终点,但我们也怀疑联准会的政策转向没有终点。因此,预期委员会可能仍然关注二次效应的风险,并保持耐性以确保不会过早实施宽松政策,防范出现「消费韧性」情境的风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