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集团(G20)峰会今天揭幕,印度总理莫迪桌上放的名牌国名写的竟不是India(印度),而是源自古梵文的词汇Bharat(巴拉特),引发外界猜测印度是否有意更改国名。
路透社报导,在印度语言中,印度也被称为Bharat、Bharata、Hindustan(印度斯坦),这些殖民前的名称在公眾和官方场合可以互换使用。
儘管印度传统上用英语交流谈到头衔时,仍主要使用印度总统或总理来称呼,但本周稍早,总统慕尔穆(Droupadi Murmu)在接待G20领导人的晚宴中,称自己为「巴拉特总统」,引发争议。
当莫迪(Narendra Modi)今天宣布新德里G20峰会开幕时,他坐在一张写着「巴拉特」的名牌后面,而G20标志上有两个名字,一是用印地语写成的「巴拉特」,二是用英语写成的「印度」。过去这类名牌都是使用「印度」一词。
莫迪以印度大多数人口使用的语言印地语表示:「巴拉特以G20主席国的身分欢迎各位代表。」
虽然部分支持巴拉特这个名称的人表示,「印度」一词是英国殖民者命名的,但歷史学家说,在殖民统治前好几个世纪,这一词就已出现。
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hartiya Janata Party, BJP)在意识形态上的导师、印度民族主义团体民族志工组织(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一直坚持国家名称为巴拉特。
印度总理办公室发言人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