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奥合作共制的韦伯歌剧《魔弹射手》,接连在高雄、台北两地演出,舞台设计师朵夫勒(Thomas Dörfler)解析其舞台设计概念,原来是打造了一片「条码森林」,也和现代人的生活相呼应。

朵夫勒表示,原始故事背景的「森林」应该是无所不在,而且围住人们的程度,是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因此,他试图创造出一片森林,让现代人感到无处不在且具有吸引力;他建立一片条码森林,就像树林一样,现代人也被这些条码包围。

此外,剧中的象徵物──标靶,一圈圈的图样看起来也像圆形的条码,和条码森林的意象不谋而合。

导演莱特麦尔将这个制作设定在其写成的年代,也就是1821年前后,略跳脱原剧设定在三十年战争结束的年代。莱特麦尔表示,早期毕德麦雅时期(Biedermeier,约1815~1848)的资产阶级,其规矩和潜在道德上的双重标准,与剧中的情境是符合的,一个相当排外的村庄社区,容不下像马克斯和亚嘉特这样敏感、细腻的人。

因此,服装设计师齐默尔曼(Michael D. Zimmermann)以毕德麦雅时期的服装为基础,在用色上非常保守节制,各群体之间有很明显的区别,合唱团的群眾以黑色为主,猎人们则是灰色,只有魔鬼萨米耶是绿色、欧托卡为红色,亚嘉特则是纯白色,透过顏色搭配,使歌剧的样貌有明显的结构。

台北市立交响乐团这次担任乐团演出,团长郭佩瑜表示,此次三方合作,从策划、制作、执行、排练各方面都是全新的挑战,「共制的理念也促使我们克服空间及地理上的限制,积极展开北、高两地密集的视讯协调、歌手的排练及多项前置工作。相信这部浪漫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德文歌剧,会在多方合作下完美呈现给听眾们。」台北场次将于9月15日至17日在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大剧院登场。

#解密歌剧 #魔弹射手 #舞台 #森林 #条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