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生产的东方美人茶,茶农都要雇妇女用手工採茶,增加不少成本。(罗浚滨摄)
新竹县生产的东方美人茶,茶农都要雇妇女用手工採茶,增加不少成本。(罗浚滨摄)

台湾生产高级茶的茶园大多雇请人工採茶,随着农村人口老化,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推广茶农以机械採茶,日前在关西茶区办理「全国机採茶菁技术竞赛」,让採剪好手互相观摩学习,期打破机採会导致树势老化迷思,将技术扩散至其他茶农。

茶改场场长苏宗振表示,台湾主要茶区每季茶叶採收期过于集中,人工手採茶菁,有耗工费时及增加栽培管理费用等缺点,一般茶农担心机採茶价格低手採茶,且机採后树势容易衰老等问题,事实上机採茶菁注意茶树田间栽培管理和机採时机,还是能造就优异的茶叶品质。

首先,机採茶园必须茶芽整齐,茶农可透过修剪枝技术、肥培及病虫害管理达成。其次,机採时必须控制採摘面勿过低,需保留当季茶梢1到2叶母叶,再配合适当留养和管理,可持续维持茶树良好的生长势。

苏宗振指一般人工手採每公顷约需90工次,双人式採茶机3人仅需半天,採茶作业省工效率高,只要掌握茶菁生长至最适採摘期,机採茶并可快速送至制茶厂制造,不会因雇工问题致茶菁有採收过嫩或粗老问题。

关西茶园有173公顷,是新竹县最大茶产区,长期採用机械修剪与採茶,今年做为竞技的茶园种植台茶17号,评审标准为茶菁品质40%,茶菁採剪高度与平整度40%,採剪茶菁重量20%。

全国14组选手经过激烈角逐后,桃园市龟山区夺冠,亚军新竹县关西镇及桃园市平镇区,桃园市芦竹区、新北市坪林区及台北市木栅区获得季军。

其中,关西镇茶农陈松寿带领女儿陈杏华及邓杏菱参赛,为茶业技术传承做最佳诠释。茶改场期望透过全国机採茶菁技术竞赛,让茶农们互相切磋观摩学习,持续提升台茶竞争力。

#新竹县 #关西镇 #农改场 #茶园 #机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