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遭海葵颱风袭倒的金门县定古蹟「东村吕朝怡洋楼」(双喜楼),经初步整理后已剩断垣残壁。(于家麒摄)
惨遭海葵颱风袭倒的金门县定古蹟「东村吕朝怡洋楼」(双喜楼),经初步整理后已剩断垣残壁。(于家麒摄)
惨遭海葵颱风袭倒的金门县定古蹟「东村吕朝怡洋楼」(双喜楼),经初步整理后已剩断垣残壁。(于家麒摄)
惨遭海葵颱风袭倒的金门县定古蹟「东村吕朝怡洋楼」(双喜楼),经初步整理后已剩断垣残壁。(于家麒摄)
金门县文化局日前于莲庵里办公室召开双喜洋楼维修规画说明会,将分短、中、长程计画执行修復。(图/金门县文化局提供)
金门县文化局日前于莲庵里办公室召开双喜洋楼维修规画说明会,将分短、中、长程计画执行修復。(图/金门县文化局提供)
双喜洋楼空间虽形制小巧,却承载着许多在地居民的共同记忆。(图/民眾提供)
双喜洋楼空间虽形制小巧,却承载着许多在地居民的共同记忆。(图/民眾提供)

惨遭海葵颱风袭倒的金门县定古蹟「东村吕朝怡洋楼」(双喜楼),日前于莲庵里办公室召开维修规画说明会。会中决定将分短、中、长程计画执行,以残迹保留、构造材料清理与加固为短期目标,再向中央提送修正计画申请经费补助;期间由家族等相关人士,多方协寻所有权人后代,依法办理相关程序,待产权问题解决后,再研议后续处理或修復方式。专家则建议,未来建筑修復可朝新旧共存之方式处理。

金门县定古蹟东村吕朝怡洋楼未来规画讨论会议由文化局长吕坤和主持,邀请古蹟代管人、莲庵里办公室、东村社区发展协会、金门县文资防护专业中心等单位代表,说明事件原委,并广纳各方意见,共同研商后续处理方式。

文化局说明,双喜洋楼屋顶曾于去年6月坍塌,二楼是圶土构造内部构造颓损严重,故办理紧急事件处理会勘,但洋楼因长期閒置、年久失修,又无法取得所有权人同意,鉴于产权问题未解,只能先以维持外观完整及公共安全为原则,拟定清理与加固处理计画,于去年8月委托小型修缮厂商完成第一阶段内部整理与清运。后因墙体开裂,具有影响结构安全之虞,故于今年5月召开文资委员现勘会议,研拟紧急加固及保护工程计画,8月已向文化部文化资产局申请紧急加固补助经费。

文化局补充说,今年度因遭逢多次颱风侵袭,更加速洋楼建筑构造损坏。7月28日杜苏芮颱风,造成一楼后寮墙局部石块崩落;9月5日海葵颱风后,该处石块崩落情形加剧。隔日上午8时35分,洋楼不敌连日大雨衝击,致使墙体严重倒塌。该局接获通报后,鑑于附近居民安危,当日下午委请厂商进行紧急清理,并考量仅存壁面裂损严重,解体危疑构造,以免再次崩塌。9月9日邀请专家学者办理会勘,建议以公共安全为优先,进行控制灾损、适当清理等工作,后续再商议文资身分与相关对策,未来建筑修復可朝新旧共存之方式处理。

东村吕氏居民则表示,此幢双喜洋楼是莲庵聚落中唯一具代表性的侨匯洋楼建筑,见证先民远赴南洋打拚之歷史;又因其家族慷慨,在早期资源不丰沛的年代,无偿提供亲友借住使用,此洋楼虽空间形制小巧,却承载着许多在地居民的共同记忆。透过此会议,古蹟代管人与地方居民表达出持续传承、保存双喜楼对东村纪念意义的盼望。

文化局指出,目前古蹟尚无详细建筑调查与测绘,且原有形貌倒塌,若贸然重建恐失文化资产之真实性。然而,残迹整理、基础记录,仍为现阶段重要工作,并妥善收存完整的石块、甓砖、烟炙砖等原构材。

文化局长吕坤和表示,歷年来该局委托金大建筑系透过定期访查,针对县内有形文化资产建筑损害程度、产权现况、管理维护情形等调查,已进行分类分级掌握,并逐项排序处理。此次灾损后,亦将再次盘点、检讨严重损坏有倾颓之虞的文资标的,积极研讨整体文化资产保存政策与方针。

吕坤和也指出,金门县法定的有形文化资产共计247处,总数高居全国县市第二,但相较他县市之文资总数与人力、经费资源比例,本县却相较不足;加上金门早期经歷出洋、战乱等特殊歷史背景,产权不明之建物,造成修復工作之阻碍等问题。未来仍将持续倾力、加速推动文化资产修復工作,并期望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协力,保存金门重要文化资产。

#金门县 #洋楼 #吕朝怡 #东村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