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中的东方新魟,体态明显较为丰腴,而且尾部经常保持上扬姿势。(国立海科馆提供/张志康基隆传真)
怀孕中的东方新魟,体态明显较为丰腴,而且尾部经常保持上扬姿势。(国立海科馆提供/张志康基隆传真)

自今年8月初海科馆潮境海洋馆的海苹果产卵后,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旗下的潮境智能海洋馆,再传喜讯;在一楼潮间俯视缸饲育的东方新魟,日前产下了3尾魟鱼宝宝,成长状况良好。这也是全台首次有东方新魟宝宝,在人为环境下繁殖的案例。

潮境智能海洋馆的饲育员表示,俯视缸内共饲育有一尾公的和三尾母的东方新魟,今年中开始,饲育员就发现三尾母鱼的腹部有明显隆起,7月初,其中一尾母鱼率先产下第一只小魟鱼宝宝后,饲育员即加强关注其他两只母鱼。

饲育员观察到另一尾魟鱼妈妈除了腹部怀孕特徵明显外,从8月开始大多时间几乎静止不动,并时常保持尾巴上扬姿势,研判这些举止可能为魟鱼的预产行为,并于这段时间特别加强魟鱼妈妈的营养补充。

8月11日上午,又产下两尾魟鱼宝宝,潮境饲育员表示,目前新生的三尾魟鱼宝宝皆暂时于潮境復育中心进行驯饵照顾.成长状况良好。

潮境海洋馆表示,东方新魟俗名土魟,曾经称为古氏土魟,身体呈土黄色,身上有蓝色斑点,一般人常与蓝斑条尾魟(Taeniura lymma)混淆,海科馆表示,分辨方法在于东方新魟体呈菱形,而蓝斑条尾魟体呈椭圆形。东方新魟的尾鳍末端有黑白相间的条纹,生活在海洋底层,从近海到大陆棚,水深100公尺内的海底,包括珊瑚礁旁边沙地都能发现,怀孕的母东方新魟一次只产下一只幼魟,和海科馆目前的观察相符,魟鱼妈妈大概20公分,魟鱼宝宝为胎生,一出生就约已经12公分了。

潮境智能海洋馆饲育员表示,魟鱼的底面若翻过来,很像微笑的脸,常会吸引很多民眾与小小朋友们。也希望牠们能尽早长大,与民眾见面。

#基隆市 # 海科馆 # 魟鱼 # 东方新魟 #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