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21公顷的桃园瑞兴人工湿地,透过生态保育与栖地营造手法,打造7个生态池塘,蓄水量约4.4万吨,可日处理1万吨生活污水,兼具水质净化、节能减碳、生态绿化以及栖地保育功能,获全国水环境改善计画「金苹果」奖肯定,目前正在试运转,预计明年3月正式开放。
桃园市政府水务局表示,台湾河溪网协会针对「前瞻水环境建设─全国水环境改善计画」办理民间评选活动,以公民视角审视计画执行成果,论述相关计画良好或不周之处,进而综整选出「金苹果奖」、「烂苹果奖」,以民间的力量,期许各计画能真正恢復水岸生命力。其中,水务局执行的大汉溪上游埔顶排水水环境改善计画荣获第五届金苹果奖肯定。
桃园市政府为改善大汉溪中庄调整池及鸢山堰的自来水原水水质,办理「桃园市大汉溪上游埔顶排水水环境改善计画」,于大汉溪中庄拦河堰旁兴建一座每日处理1万吨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瑞兴湿地),全场域包含7个生态池塘,蓄水容量约4.4万吨,透过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污染削减量每日约162公斤。
人工湿地工程强调透过生态保育与栖地营造的工程手法,在21公顷的工程范围内创造出5.5公顷的水域与15.5公顷的水岸湿地公园,为一兼具水质净化、节能减碳、生态绿化以及栖地保育的多功能环境教育场址。人工湿地主体工程已于今年6月15日完工,正进行为期180天的试运转作业。
水务局表示,本计画之所以受到民间团体认同,系因此计画透过收回承租农地,创建出处理晴天杂排水的湿地兼生态池,有效缓解下游水源之水体水质;同时湿地内保留池中岛及直立栖木提供鸟类栖息,在水域区隔之下,创造游客与生态共存之可能;而游客使用的人行步道设计上,亦透过限缩使用范围,降低生态干扰,将次生林核心区域留给生态族群;工程范围亦考量生态调查发现之台湾原生种─台湾大豆,具体画出敏感区限制施工扰动,维护现地敏感的栖地及物种。
水务局表示,本案埔顶排水水环境改善计画亦称为瑞兴湿地,预计明年3月完成试运转后开放民眾使用,另藉由中庄吊桥之串联,本计画联合左岸大嵙崁人工溼地、中庄调整池景观园区,以及右岸月眉人工溼地、山猪湖生态园区、大嵙崁地质公园,将形成146公顷河岸蓝绿交织带,为大汉溪最大水岸绿廊,作民眾休憩及环境教育的最佳场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