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高峰路是竹市通往科学园区主要往来道路之一,但因部分路段路幅狭窄,造成常态性壅塞,新竹市政府获中央补助投入逾2700万元拓宽,竹科通勤族与地方居民最期盼的宽广高峰路25日正式启用,希望解决过去交通尖峰时段严重塞车的问题。
市长高虹安表示,高峰路是新竹市区往园区主要道路之一,因高翠路至研新四路段路幅狭窄仅5至7公尺宽,双向各一车道通行,尖峰时段车流量大,道路容量不足,造成常态性壅塞,影响交通效益及地区发展,因此特别责成交通处盘点园区周边交通及交通瓶颈路段,并研拟改善措施,疏解园区交通问题。
交通处长倪茂荣指出,高峰路每小时仅可容纳800辆车,无法容纳尖峰时段市区往园区约1500辆车潮;此外,也没有行人通行空间,导致行人常需与汽车争道,汽车彼此会车也显危险,将道路拓宽后,除增设人行道提供行人安全通行空间,同时也将车道拓宽为3车道,考量上班时间集中、下班时间较零散,规画往园区2车道、往市区1车道,以疏解园区车潮。
另,「父与子」大樟树为当地的老树,经专业树医生评估,因子树长期被父树遮蔽阳光,导致生长情形不佳,将原地调整、转向面光处;而父树为市府列管的老树,施工过程方发现树根长期窜入民宅,经市府积极与居民沟通协调,调整施工设计及工法,除使老树原地保留,也让居民及用路人安心。
此外,高峰路拓宽工程不仅拓宽道路,包含高翠路与研新四路2路口缆线下地、号志共杆、退缩行穿线并扩大行人停等空间、设置无障碍斜坡道及导盲砖等,让竹市交通环境再提升。
高虹安同时强调,除了高峰路拓宽工程案,市府也向中央争取执行「慈云路廊交通安全改善计画」、「光復路一段交通安全改善计画」及「大新竹通勤路廊(国道1号新竹路段)智慧交控计画」等3大计画,皆已获中央核定,透过落实交通改善,逐步改善园区周边交通,疏解困扰竹市数十年的交通问题,实现「交通畅行」目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