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署于今年8月22日成立,将朝向「一般废弃物妥善处理」「环境卫生品质提升」「科技执法守护环境」及「土壤及地下水永续管理」等四大愿景迈进,明年度预计投入42.5亿元推动环保设施优化等工作,其中目标公有环保设施每年发电37亿度,约可提供92万户家庭1年用电量。

环境部今(27)日举办「环境管理署业务亮点」记者会,环管署由环境督察总队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会合併成立,统筹一般废弃物管理、环境卫生、环境执法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业务。

在一般废弃物处理方面,环管署持续辅导地方政府新设及优化环保设施,推动焚化厂升级整备以维持稳定焚化量能,并透过掩埋场活化与整理整顿工作,增加容量做为废弃物分类暂存、分流转运、再生粒料银行、机械分选、绿能发电、打包暂置等多功能用途,赋予掩埋场缓衝与调适的新定位。

环管署指出,公有环保设施每年约可发电37亿度,约可提供92万户家庭1年用电量,并减少185万吨碳排放,共创废弃物妥善处理、资源循环与能源转型三赢目标。

环管署署长顏旭明表示,未来也将推动「环境美质促进法」的沟通与立法,以塑造美质环境、提升一般废弃物清除处理成效、提升环境卫生及国人生活品质,并有效运用公共建设计画、社会发展计画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改善环保设施、照护清洁队员、提升公共厕所环境友善度、补充稽查人力及科技执法、推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预防与改善。

#环境部 #环保设施 #发电 #92万户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