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高菲夫的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是钢琴家陈毓襄的心灵旅记;今晚将和指挥家斯卡尼、北市交同台演出普罗高菲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张铠乙摄)
普罗高菲夫的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是钢琴家陈毓襄的心灵旅记;今晚将和指挥家斯卡尼、北市交同台演出普罗高菲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张铠乙摄)
陈毓襄形容,普三是她「养了一辈子」的曲子,每个阶段弹,都能从中学习不同的智慧。(张铠乙摄)
陈毓襄形容,普三是她「养了一辈子」的曲子,每个阶段弹,都能从中学习不同的智慧。(张铠乙摄)

疫情间在一年内弹了9首钢琴协奏曲的钢琴家陈毓襄,或代打、或邀演,口袋里一直都有许多协奏曲清单,但是有一首钢琴协奏曲,是陈毓襄弹了一辈子、并且一直从中获得新智慧的作品,就是普罗高菲夫的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将在今(28日)晚间与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同台演出。

陈毓襄表示,「普三」对她意义非凡,是她人生中第一首弹的钢琴协奏曲,在12、13岁时就弹奏这首作品,后来又在2008年北京奥运时和北市交一起演奏,「这首作品是炫技作品,对观眾而言听起来既快速又精彩,写法也很特别,普罗高菲夫其实是透过这首作品,挑战钢琴技巧的极限,并从中传达俄国文化。」

陈毓襄表示,美学有多种样貌,而俄国文化里对她而言,其中有一种狂野之美,这些都透过普罗高菲夫的作曲技巧、再透过演奏呈现,十分不容易。

世人多理解陈毓襄为「旅美钢琴家」,但很多人不知道,陈毓襄和1990年代的俄国有过一段渊源,曾在莫斯科居住过一段时间,她称为她人生中的「莫斯科之年」。

陈毓襄回忆,90年代莫斯科的文化氛围无比灿烂,「那是一种心灵、文化上的灿烂,到处都是菁英,诗作、文学是他们谈天的话题,文化内涵很丰富,有一种『斯拉夫灵魂』的涵养。」

陈毓襄表示,当时的文化气氛令她着迷,「我喜欢当时的每个角落,都带有一种念旧的感觉,每户人家家里都有美丽的水晶餐具、古色古香的家俱,外面冰天雪地,但是内在的斯拉夫灵魂无比热情,他们重视的不是外出吃喝玩乐,而是在自家的小餐桌上喝茶、喝伏特加谈天相聚,心灵的丰富,才有丰富的音乐和文学作品出现。」

陈毓襄表示,她在赢得波哥雷里奇大赛首奖之后,有段时间每年固定到莫斯科大音乐厅、柴可夫斯厅轮流演奏,「当时的人们,身上没有华美的衣服,而说出来的话语都是文学,那样的生活实在美好。」而这段难忘的莫斯科日子,也成为了陈毓襄日后演奏的养分。

陈毓襄形容,普三是她「养了一辈子」的曲子,每个阶段弹,都能从中学习不同的智慧,如同在写心灵旅记。回忆恩师波哥雷里奇曾示范演奏这首作品,在部分乐段,波哥有如「猫捉老鼠」地指尖在键盘上瞬间移动,令她感到惊奇。

此外,波哥雷里奇也曾给陈毓襄音乐演奏上的指引,不在于经营外在表现,而是要锻炼演奏的声音,「好的演奏自然会引导观眾前来,观眾不一定需要懂音乐,但一旦听到真正好的音乐,他们会知道,内心会受到触动,他们会依循这样的感受而来。」

而这次合作的指挥家斯卡尼(Rico Sacanni),两人也认识已久,如今总算有合作机会,势必又会为这首作品增添不一样的火花。演出将于9月28日在台北国家音乐厅登场。

#陈毓襄 #北市交 #斯卡尼 #普三 #波哥雷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