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2日报导,有消息称,继电动汽车之后,德国等欧盟国家正试图在太阳能领域减少对华依赖,计画动用补贴或「关税大棒」等工具,保护欧盟光电企业。但业内人士透露,德企内部对此存在分歧,一些欧洲太阳能企业也组团表示反对。他们担心,此举或导致2013至2018年期间的「情景重现」。
欧洲光电产业协会在2日发布的声明中虽未提及中国大陆,但警告说,太阳能领域的贸易壁垒将是一种「双输战略」。声明还敦促欧盟帮助当地制造商成长,根据欧盟成员国的援助规则支持当地工厂。
对此,欧洲光电产业协会董事、瑞士光电元件制造商执行长埃尔福特(Gunter Erfurt)表示,有比「贸易关税」更明智的手段来支持欧洲太阳能企业。他认为,欧盟必须鼓励本地生产的太阳能元件,如此欧洲太阳能制造业也可以稳步增长。
报导指,欧洲太阳能行业警告政策制定者不要徵收关税,因为这可能严重损害欧洲部署安装清洁能源的能力。他们担心,此举或导致2013至2018年期间的「情景重现」:当时,由于欧盟徵收关税,中国大陆产品供应减少,欧洲太阳能安装速度也迅速下降。
公开资料显示,欧盟在2013年首次对中国大陆太阳能电池板、晶圆片和电池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并于2017年3月将这些措施延长了18个月,最终于2018年9月到期。期间,中国大陆企业出口到欧洲的光电电池、元件面临平均47.6%、最高67.9%的反倾销税率。
反对声音还来自德国。一名匿名业内人士表示,德企内部对是否对中企施加贸易壁垒存在分歧:制造商主张政府应採取措施,但安装商持反对态度。德国太阳能安装商Enpal主管称,「以牺牲稳定、盈利和以终端客户为中心的大型产业为代价,来保护一个小型集团及其缺乏竞争力的商业模式,这是不可取的」。
路透日前从一份德国政府文件得知,德国经济部正在研究如何保护本国光电制造商不受全球市场价格下跌的衝击,计画中的选项包括对本国光电元件提供国家补贴,以及对中国大陆进口元件徵收关税。文件显示,在採取实际措施前,德国应该首先得到欧盟委员会的批准。
报导指,近几年来,中国大陆太阳能电池板给欧洲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价格压力」。数据显示,欧盟90%以上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硅锭和硅片来自中国大陆。当前,欧洲太阳能电池板出现了供大于求和价格低廉的现象。欧洲太阳能制造委员会(ESMC)表示,价格已从年初峰值时的约每瓦0.24欧元降至0.15欧元左右,而欧洲制造商的定价为0.30欧元。
9月11日,欧洲光电产业协会曾致信欧盟称,受到库存飙升,以及中国大陆制造商之间为争夺欧洲市场份额而展开的「激烈竞争」影响,与年初相比,欧洲太阳能电池板价格已经被压低逾25%。协会表示,在欧洲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是目前现货价格的两倍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