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传统表演艺术「歌仔戏后场音乐」保存者林竹岸8日辞世,享寿88岁。文化部长史哲闻讯后深表哀悼并表示,林竹岸以歌仔戏为终身职志,致力于歌仔戏后场音乐演奏保存、推广与传承,除以丰富的演奏经验,保存台湾歌仔戏伴奏音乐各时期特色,见证歌仔戏的发展与变迁,更热心教学,作育英才无数,为后世留下珍贵无形文化资产,文化部将呈请总统明令褒扬。
林竹岸1936年生于云林县元长乡,1970年以位于民权西路的「歌仔戏戏窟」所在地为名,创办「民权歌剧团」。林竹岸精熟歌仔戏后场音乐演奏,歷经歌仔戏发展内台、卖药团、广播、外台、剧场等歷史阶段,熟悉多剧种后场乐,如歌仔戏、客家戏、九甲戏、京戏、乱弹戏、布袋戏及西乐的音乐内涵,演奏技艺独树一帜,演奏技巧极富韵味,能精熟不同音乐并为之化用,更能搭配戏剧需要,以智慧选用伴奏乐器。其一生反映出台湾歌仔戏的发展与变迁,以及后场音乐的实貌。
歌仔戏后场音乐是歌仔戏表演艺术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编制分文场和武场,林竹岸于2010年经新北市政府认定为传统表演艺术「歌仔戏文场音乐」保存者,2018年经文化部认定为重要传统表演艺术「歌仔戏后场音乐」保存者(俗称人间国宝)。2019年起配合文化部进行师徒制的歌仔戏后场音乐传习计画至今,无一刻停歇传统艺术的传承工作,为「歌仔戏后场音乐」保存与传承贡献良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