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举办海洋音乐祭而打响知名度的新北市贡寮区,其实还有水田候鸟季,新北市农业局表示,秋过境与冬候鸟的先遣部队鹰斑鹬、高跷鸻,以及国庆日前后报到的灰面鵟鹰等迁徙鸟类,陆续抵达田寮洋地区来补给营养,当地农民也提早将收割后的水稻田翻田蓄水,营造湛水泥滩地,迎接10月开始水田候鸟季。
农业局指出,贡寮田寮洋地理位置是候鸟迁移路线重要的中继站,依据全世界最大的鸟类纪录资料库eBird平台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田寮洋纪录到的鸟种数已高达355种,主要源自于当地多元的栖地类型,例如会利用埤塘的小水鸭、琵嘴鸭;草泽中常见的褐头鹪莺、红尾伯劳;觅食于水稻田及田埂的小环颈鸻、东方黄鹡鸰;天空中飞翔的黑鸢、鱼鹰等。
有国庆鸟之称的灰面鵟鹰在田寮洋也看的到,灰面鵟鹰属春秋过境鸟,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台湾位于其迁徙的重要路线上,因在国庆日前后过境,故又有国庆鸟的美称,田寮洋10月也可发现它的踪迹。
为支持地方农业发展,也让远道而来的迁徙鸟类有栖地可用,农业局与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每年在10月上旬完成10公顷水田翻犁、维持低水位的湛水湿地样态。农业局辅导瑞芳地区农会协助农民转作友善耕作,推出田寮洋「信鸟到站」品牌,而照顾水鸟栖地一整年的水稻田,也成为品牌第一支友善商品「羽丰米」。
执行团队人禾环境伦理发展基金会保育处长薛博闻表示,3年持续监测发现,除了鹬鸻类的纪录只次逐年增加,黄鹡鸰利用田埂、小水鸭也从埤塘转向湛水田觅食。人禾基金会与贡寮区双玉社区合作办理培力课程,并深入贡寮各学校、社区办理水鸟保育说明会。
新北市农业局长李玟提醒想一睹冬季野鸟丰采的朋友,切勿擅自闯入踩踏田埂、避免开车进入田寮洋田区堵塞农路。欲购买一等好米「信鸟到站」羽丰米等热销友善农产,可洽人禾环境伦理发展基金会官网或脸书粉丝页查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