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报导,为期7年、往返62亿公里的探索旅程中,NASA太空探测器欧塞瑞斯号(Osiris-Rex)从小行星贝努(Bennu)的岩石表面採集到尘埃样本,进而有了上述发现。欧塞瑞斯号上月带着样本返回地球,在犹他州沙漠软着陆,替太空之旅写下最后高潮。
NASA署长尼尔森(Bill Nelson)在德州休士顿NASA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召开记者会,首度曝光欧塞瑞斯号採集到的黑色尘埃和砾石样本影像。
他说:「在歷来返回地球的小行星样本中,这是最大且富含碳元素的一个。」
他说,碳元素几乎占样本总重量的5%,并且以有机和矿物形式存在,而水则被锁定在黏土矿物的晶体结构内。
科学家认为,地球之所以有海洋、湖泊和河流,是因为它在40至45亿年前遭到含水小行星撞击,使其成为适合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宜居行星。
而地球上所有生命皆以碳为基础,碳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学键,产生蛋白质和酵素以及遗传密码、去氧核糖核酸(DNA)和核醣核酸(RNA)的建构模组。
这些发现是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光电脑断层扫描等初步分析得出。
欧塞瑞斯号并不是第一个从小行星带回样本研究的任务,日本曾两次成功完成类似的任务,分别于2010年和2020年带回一些太空砾石。
但关键的区别在于样本量。欧塞瑞斯号带回的样本约250克,远多于日本探测器隼鸟2号(Hayabusa 2)的5.4克。
路透社报导,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样本科学家葛拉文(Daniel Glavin)表示,初步分析发现,欧塞瑞斯号採集到的样本似乎「富含有机物」。
葛拉文说:「这个样本是天体生物学家的梦想。」他补充说,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NASA将把这个样本与全球各地的实验室分享,以供进一步研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