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立委洪申翰今与金门地方团体、生态专业专家、经济部水利署,共同于立法院举行记者会,针对金门县金沙溪人工湖的建设方案,可能会破坏保育类「欧亚水獭」与百余种鸟类的栖地,甚至还有海水倒灌与淹水的疑虑,呼吁金门县政府「悬崖勒马」,审慎评估目前方案的可行性。
洪申翰提到,金门县政府为提高水源自给率,向中央政府申请前瞻水环境计画经费共5.49亿元,规画金沙溪人工湖工程计画,利用金沙溪出海口附近既有的7个閒置鱼塭跟战备池改建储存淡水,目前正处于规划设计的阶段,但却因破坏地方生态及未考虑海水倒灌的方案,遭到地方生态团体的反对。
洪申翰指出,过去金门县政府不仅没依法实施「生态检核」,在他与经济部水利署的提醒下,2021年金门县政府才委托生态专业团队进入当地进行调查,也因此发现该处是濒临绝种的保育类「欧亚水獭」,以及一百多种鸟类的重要栖地,但是今年,金门县政府却不顾生态调查的成果,仍照原订的筑堤方案送审,完工后恐将造成水獭与鸟类栖地的严重破坏,甚至可能最快在今年11月金门县府就会发包施工。
金门县野生动物救援暨保育协会常务理事袁守立指出,金门的欧亚水獭分布集中于东半岛的金沙溪流域、前埔溪流域、太湖流域,其中,金沙溪流域可说是水獭族群密度最高的区域。
袁守立说,金沙溪人工湖的工程设计非常可能造成水獭栖地的破坏;第一,海水的引水工程渠道,将对野生动物的穿越移动造成严重的切割效应;第二,7号池北侧规划兴建堤防护岸,工程完成后开始蓄水,将导致堤内的树木死亡。该处树林正是滨海鸟类重要的筑巢地点,也是水獭使用的繁殖栖地。如此的设计将对生态造成剧烈衝击,应该重新检讨。
金门县野生动物救援暨保育协会理事长陈淑亭表示,金沙溪人工湖的选址和设计,也受到在地居民的强烈质疑,人工湖位于海滨的感潮带,居民担忧大潮时海水倒灌,恐将导致人工湖盐化而无法使用。
陈淑亭指出,过去金门就曾在海边建造「下湖水库」(又称金湖水库),启用不久就发生水质盐化,不仅无法提供民生用水,还需编列经费处理周围积沙问题。下湖水库的问题尚未解决,县府又要建造第二个位于海边的淡水水库,让金门人不禁担心「这辈子真的有机会使用到这里的水吗?」
她提到,此外,居民也担心人工湖筑高堤、蓄水池铺设不透水布,会导致水灾时水流无处去,反而增加金沙镇淹水的范围。希望政府单位能够重新审视金沙溪人工湖的选址与设计,并且好好面对当地居民的疑问。
欧亚水獭的生态友善联盟主持人李玲玲指出,过去金门西半部水獭密度极高,然在水域被改变的过程中却大幅减少。李玲玲提到,水獭并非和水资源环境竞争,反而相对的,水獭是被世界各地公认是水域健康的指标。
李玲玲提到,金门一向是年均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水源短缺地区,预期未来气候变迁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度与强度会再增加,此种短缺的状况可能更加严峻。综合多方的考量,海岸挖浚蓄淡水湖库可能并非回应金门水安全的最佳选项,建议相关单位在规划金门水资源管理时,应考虑气候变迁的可能衝击,县府现在的作法,不仅未考虑气候变迁衝击,更高度破坏水獭栖地。
水患治理监督联盟流综小组召集人徐蝉娟提到,金门县府所辖的水库,过去因为没有妥善管理水库周边的集水区,让畜牧业或水沟废水直接排入水库,导致严重的优养化问题。徐蝉娟建议,金门县府需要有缜密的专家顾问团队和水利署的协助,来规划及执行整体水资源计画。
水利署副署长王艺峰出席记者会表示,欧亚水獭不只是金门县的重要资产,也是整个国家需保育且留给下一代的重要物种,面对金门县防洪和水源供给的方式,有许多的操作方法及方案,也应该要将对环境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王艺峰也提到,除避免欧亚水獭的栖地受工程破坏外,为水利署也会协同金门县府及内政部国家公园署,规划打通在地水域网络的作法,提升欧亚水獭的栖地环境。
洪申翰呼吁,金门县陈福海县长在上一任县长任内,提出金沙西人工湖计画,而杨镇浯前县长任内暂缓,又于陈福海县长此任期重启;他呼吁,水利署对此案已表达暂缓的态度,接下来就看金门县府是否还会继续执行,如此破坏欧亚水獭栖地的计画。洪申翰叩问陈福海,你到底有没有要悬崖勒马?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