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城中城大楼大火烧出大楼消防公安问题,桃园市建管处要求15楼以下大楼公安申报,但许多社区抱怨,公安申报项目和消防局消防安检有多处雷同,价格却翻倍,痛批花大钱重复检查宛如被拔好几层皮,都发局承诺厘清重迭处,研议互相承认各自检查结果。
议员舒翠玲说,过去中央只规定16楼以上大楼每2年要公安申报,前年10月高雄城中城大火后,各地方政府重新审视低楼层集合住宅公安申报必要性,桃园市去年正式公告,规定全市12楼至15楼的1132栋大楼今年1至3月要公安申报,8楼至11楼的850栋则于明年申报,未来每3年1次,违者将开罚6至30万元,但申报期限已过7个月,仍有94栋未申请,其中39栋没有管委会,因群龙无首,恐连一般保养都没执行,要价不斐的公安申报更是难上加难,要求专案辅导。
议员黄敬平说,有不少社区向他陈情,每年要检查的项目繁琐且所费不赀,对公共管理基金是沉重负担,且项目重复性过高,像是某社区有4台电梯,依消防规定半年申报,每次每台1200元,1年要9600元,但建管公安申报也要检查电梯,1台8000元,1年就要3.2万,检查项目重复,有被剥好几层皮的困扰。
黄敬平进一步说,「建筑物公共安全检查申报」与「消防安全设备检修申报」的法令依据、主管机关、申报频率及专业人员资格都不相同,前者是建筑师或执业技师、后者是消防设备师或士,申报除缴交给政府的规费外,还要另外委托民间专业鑑定单位,像是消防每年要1.2万,零零总总费用加起来,对户数不多的社区是沉重的负担,似乎也在变相惩罚户数少的社区和高龄社区,但这也是最需要检视公共安全的社区。
黄敬平建议建管和消防单位横向联繫,研议将重复的检查项目相互流通使用,免于重复申报,减轻社区负担、提高政府效能。
都发局长江南志指出,桃园12层楼以上建物公安申报达成率9成2,公安申报针对建物本身构造使用后检查、消防则是消防安全设备类的检查,都发局将与消防局相互确认厘清有无重迭处,也将再评估与设施维护业者协调与宣导,厘正作业程序,以降低管委会因检查而产生非必要维护管理费用的困扰 ,避免让民眾对两者申报有所误解。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