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2岁蔡姓女童因腹痛、无法解尿且全身无力,无法行走多日而挂急诊,入院后持续有尿滞留、大便失禁及全身瘫软情形,经检查后罹患罕病格林巴利症候群,经丰原医院医疗团队支持性及免疫性治疗,女童2周后终于能再以双脚奔向父母怀抱。
丰原医院医师黄伃㚬表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是一种极少见急性发炎性周边神经病变,可能影响身体运动、感觉及神经系统,发生原因多为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引发免疫系统反应,以致周边神经被抗体攻击。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四肢无力、吞咽困难,或进一步导致呼吸衰竭、全身瘫痪,甚至猝死。
黄伃㚬对女童採取支持性及免疫性治疗,支持性治疗目的为维持生命徵象的稳定,包括监测血压心跳,以及维持足够心肺功能并预防併发症发生;而免疫治疗则有助于加速疾病恢復,以缩短病程。
目前健保给付的治疗为血浆置换术,治疗应该在发病发生数天至1周内开始,才能达到显着疗效。此外,于严重合併呼吸衰竭的患者,免疫球蛋白治疗也可有效改善病情,治疗时间则根据疾病严重度而有所不同。女童在医疗团队积极治疗及支持下, 2周后,终于能再次以双脚奔向父母怀抱。
黄伃㚬指出,目前对于格林巴利症候群,确切致病原因仍不明,呼吁家属若发现孩子在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出现四肢无力或麻痹情形,应尽速就医,由医师进行评估,以免错过黄金治疗期,影响神经功能预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