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文化资产是从生活中累积,经由歷史淬炼的智慧结晶,高雄市「传统工艺」类无形文化资产目前登录五大项目,其中「糊纸」是新登录项目。「高雄市无形文化资产暨文化资产保存技术保存者授证典礼」于24日在高雄市市定古蹟「高雄市役所」(现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馆)举办,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长林尚瑛代表高雄市政府现场颁发授证予「糊纸」保存者陈志良、「传统彩绘」保存者苏荣仁,以感谢与表彰二位艺师对于文化资产保存的贡献与努力。

保存者苏荣仁艺师(左3)、陈志良艺师(右2)、高市府文化局林尚瑛、高史博李旭骐合影。(图/高雄歷史博物馆)
保存者苏荣仁艺师(左3)、陈志良艺师(右2)、高市府文化局林尚瑛、高史博李旭骐合影。(图/高雄歷史博物馆)

林尚瑛表示,授证除了是一种肯定,最重要的是保存者可以跟文化部申请相关经费,持续做保存与传承有关的工作,文化局与高史博会全力支持与协助,希望保存与流传精巧的传统工艺。高雄市至111年为止,已登录无形文化资产及文化资产保存技术计37项47位保存者,此次是第三次办理授证典礼。苏荣仁艺师是第三位传统彩绘保存者,从事彩绘工作已超过五十年,作品遍及嘉义以南地区,不只是庙宇彩绘,更将彩绘运用到生活上。而陈志良艺师是首次登录糊纸项目的保存者,并回忆今年参加小港龙湖庙的大士爷祭典,也亲眼看到陈艺师打造5.2公尺高的大士爷金身,非常厉害。

糊纸保存者陈志良艺师说明糊纸技法。(图/高雄歷史博物馆)
糊纸保存者陈志良艺师说明糊纸技法。(图/高雄歷史博物馆)

苏荣仁彩绘承自府城潘氏彩绘师承丁清石,并吸收各家所长,于门神、山水、花卉、博古皆具一定口碑,能熟知彩绘传统知识并能清晰表述,已传子及传徒多人,富有教学推广经验与传习热诚。苏艺师除了传统寺庙彩绘工作外,亦长期投入文化资产修復工程。

苏荣仁艺师绘制王船。(图/高雄歷史博物馆)
苏荣仁艺师绘制王船。(图/高雄歷史博物馆)

陈志良承传家族技艺,兼擅糊纸及道士仪典,其家族工艺技术习自鹿港匠师,生根高雄,至陈艺师已是第四代,具有地区性特色。陈艺师在糊纸技艺保留自家之态手路,亦多方学习,兼容各家所长,深得传统糊纸艺术精髓。

陈志良艺师制作大士爷。(图/高雄歷史博物馆)
陈志良艺师制作大士爷。(图/高雄歷史博物馆)

文化局指出,本次授证的二位艺师皆为传统工艺类保存者,特别的是「糊纸」是高雄市新登录项目。「糊纸」保存者陈志良艺师制作纸物造形具有灵魂感,既写实又神形俱全,栩栩如生且气韵生动。「传统彩绘」保存者苏荣仁艺师精通传统工法知识,不仅长于寺庙彩绘整体装饰制作,更善于将各式彩绘技法变化应用。两位艺师虽各擅胜场,但皆对技艺传承有着强烈的使命感,积极投入传承教学,值得肯定。

高雄市无形文化资产授证保存者工艺特展于高史博一楼展出。(图/高雄歷史博物馆)
高雄市无形文化资产授证保存者工艺特展于高史博一楼展出。(图/高雄歷史博物馆)

为让大眾瞭解两位艺师对于高雄市无形文化资产的贡献,高雄市文化局特别在高史博一楼东文化走廊规划「纸墨传神:高雄市无形文化资产授证保存者工艺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1月19日,有兴趣的民眾可以前往欣赏二位艺师精湛技艺。

#无形文化资产 #艺师 #传统彩绘 #糊纸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