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近年来持续重整,制造业被迫调整海外布局脚步,今年再经歷全球需求疲弱、国际订单下滑等多重衝击,工研院产科国际所24日表示,虽然库存调整负面效应正逐步淡化,估计明(2024)年整体制造业就能呈现正成长,但是现阶段国际间的三大趋势已然成形,包括:供应链重塑、新创加速发展、半导体技术进展,台湾厂商宜提早因应准备。
工研院产科国际所观察,地缘政治紧张、区域军事衝突不断,供应链的安全、韧性与弹性特别重要,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等新政策,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新区域制造中心已然成型,印度、越南、泰国、墨西哥已成为新制造中心。建议政府可参考欧盟「供应链韧性平台」(The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Platform;SCR Platform)藉公私合作建立供应链平台,协助企业提升弹性以应对供应链衝击。
其次,生成式AI加速创业创新,工研院产科国际所估计有10年的发展期。该所指出,生成式AI加速创业创新,据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Insight统计,全球现有13家成式AI新创独角兽,新创发展成独角兽平均需7年,但13家生成式AI独角兽仅需3.6年,所需时长减半,跨产业、多模态成趋势,未来10年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年均复合成长率(CAGR)为42%,发展可期。因此建议,官民协力,共同发展新兴辅导机制及模式,厚植新兴AI技术落地发展,深化AI与产业应用提升生产力及效率,促进百工百业的创新。而适应未来生成式AI加速应用,需优先确立AI治理等,营造安全的AI运用环境,确保AI在可信任下创新。
第三,AI浪潮下,全球运算需求高涨,驱动半导体技术新突破,工研院产科国际所认为,小晶片(Chiplet)模式协同异质整合技术,协力突破摩尔定律物理极限,以及AI技术驱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革命,IC设计将更快、更便宜、更有效率,催生产业新篇章,台湾应加强发展半导体关键IP与新兴设计架构,促进AI应用开发与生态建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