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殻粉应用作为仿咾咕石面砖。(许逸民摄)
牡蛎殻粉应用作为仿咾咕石面砖。(许逸民摄)

去年底澎湖县长选战的牡蛎壳去化热门议题有解!为解决堆砌成山的牡蛎壳再利用,农业部水产试验所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和育成中心厂商博藤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今(24)在白沙乡赤崁村以房屋改建的实作案例,展现澎湖废弃牡蛎壳大量去化应用为建材方式,来解决牡蛎壳堆积问题。

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表示,牡蛎壳料的在地处理和大量去化,是农业部推动的两大重点,若可以在结构性建材上突破,那包括澎湖歷年累积的6万吨牡蛎壳都能彻底解决,甚至延伸到砂砱的大量去化。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的牡蛎壳因为尚无法大量妥善利用,加上蚵壳上残余的蚵肉,经日晒后就产生臭味吸引蚊虫,以澎湖而言,一年增加约2千吨牡蛎壳,而堆积的牡蛎壳山成为地方政府烫手山芋,若能将此循环资材转化为有价值建材,就能大量去化。

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和博藤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是以牡蛎殻粉做为涂料,结合传统工法以喷涂或抹镘方式在建物室内外。而应用于室外时,将减少油漆或磁砖的使用成本,降低磁砖剥落风险,也可为建物提供海洋意象视觉感受;用于室内墙面时,则可媲美日本硅藻土,有减缓澎湖常见南风反潮效果。

博藤生技指出,牡蛎壳用于文创的去化量较小,倘若化身为建材一环,将可解决在地十余年来牡蛎壳堆积的问题,有其发展性。而选在赤崁村这面临澎湖北海气候严苛的地方施作,可以考验其成效,未来还会往水下、水上建筑来发展。

#澎湖 #牡蛎壳 #碳酸钙 #建材 #牡蛎壳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