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受家暴人数3年成长近2成,立法院即将于周四审议《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草案,民眾党团质疑,现行保护令制度虚有其表,加害者有许多管道接触受害者,执法机关却难以及时採取措施,社会安全网越破越大,呼吁朝野合力推动家暴法修法,吓阻施暴者,落实受害者人身保护,并完善「恐怖情人条款」。
此外,因应科技变迁,民眾党团认为,政府应加强对「数位性暴力」的法律监管,阻绝不当性影像传播,避免受害者遭受二度伤害。
民眾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邱臣远指出,此次家暴法修法将完善「数位性暴力」法律监管,扩大民事保护令适用范畴,让执法机构立即採取紧急应变措施;有鉴于不当性私密影像被泄露后,若时间长难以完全删除,呼吁科技业在产品开发与设计阶段,纳入对防范措施,包括禁止传播不当性影像,以及防止加害者在社群网站上追踪被害者。
邱臣远提到,上个月高雄市一名男子刺杀前女友30多刀后逃逸,事实上吴女已声请保护令,但仍被持续骚扰,且余男才因违反保护令遭羁押,获释仅半个月又行凶。显见法院近年来虽从宽核发保护令,但面对精神状态不稳定的当事人时,仍无法阻止施暴行为,凸显保护令本身的局限性,也暗示需要更全面的预防措施。
邱臣远认为,应对高风险暴力加害者实施预防性措施,造成被害者身陷危险之中,呼吁政府不仅应依「家暴法」第58条,确实提供足够资源防止家暴,也应落实加害者处遇计画,对加害者进行教育及矫正措施,才能真正达到预防家庭暴力的目的。
根据卫福部统计,家暴被害者从2019年的10万3930人,上升到2022年的12万3741人,成长近2成。党团副主任兼发言人杨宝桢说,现行法律不足,导致被害者受暴力后,加害者仍可在保护令核发前再度加害,因此党团提出家暴法修正草案,聚焦于63条之1「恐怖情人条款」,赋予相关单位在紧急情况下拘提加害者的权力。
杨宝桢也提到,2019至2022年间特别是6到12岁区间的受害者成长率近4成,几乎是其他年龄层区间的2倍。现行法规中加害者若为直系血亲,可不经本人同意,直接调阅户籍誊本,轻易找上受害者,卫福部研拟修法限制经法院判定有罪、剥夺亲权的加害者不得调阅户籍资料,但在认定上却困难重重,因为不论是判决有罪或剥夺亲权都需经过法院裁定。
她呼吁,未来限制调阅户籍的认定标准应考量实务情况调整,适度放宽并降低认定门槛,并且在案件审理期间应有相关配套措施,确保加害者无法轻易找上受害者。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尊重身体自主权!请拨打113、110。
★《中时新闻网》关心您,勇于求助,远离网路霸凌!检举网路霸凌iWIN热线:02-2577-5118、教育部反霸凌投诉专线: 1953。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