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欣赏「爷奶/爸妈/我/孩子的教科书特展」。(李侑珊摄)
民眾欣赏「爷奶/爸妈/我/孩子的教科书特展」。(李侑珊摄)

台湾教科书出版协会集结南一书局、龙腾文化、康轩文化等教科书出版商,于今(3)日举办「爷奶/爸妈/我/孩子的教科书特展」开展茶会,呈现百年教科书风貌,展品不仅陈列清代晚期古本及二战后的统编本、标准本课本,再到9年一贯与12年国教教科书,更包含民国初年的手抄本《国难教材》,还有使用中文教导算数的《算笔数学》。

担任策展单位的水越设计创办人周育如表示,这批教科书的最早展品,最早可回溯至1870年代,当时的数学课本《算笔数学》以中文且直式的文字呈现方式教导算数,逻辑困难,对现代人来说不易理解,主要是当代教学以阶段、层次引导学习,过去则是任何需求都直接反应在课堂上。再者,早年的中国教育侧重修身,日据时代的台湾公学校则着力发展农业教育,可见教育随时代的演变,重点有所不同。

康轩文教公关长许牧民提到,这次的展览珍稀教科书大多从康轩文教提供借展,其中展出最为珍贵的是民国初年《国难教材》手抄本。至于当年为何课本会以手抄本呈现,在于当时设有私塾,老师大多自己手抄课本,以决定教给内容。

许牧民特别提到,过去书本取得不易,且纸张不如现在方便保存,课本在一代传一代的情况下,大多是父亲读完交给孩子再阅读,因此旧时教科书上常见到会写了好多人的眉批、笔记与注释。

#教科书 #课本 #手抄本 #国难教材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