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9日举行「台中绿网保育策略暨阶段推动成果分享」大平台会议,展现该分署透过与在地机关、NGO、社区及企业公私协力,串连大肚台地与筏子溪绿蓝带、大安溪与大甲溪溪流保育轴带,以建构石虎等关注物种生态廊道,共计29个机关团体逾百人参与交流。台中分署指出,大甲溪和筏子溪石虎数量明显增加,显示栖地营造奏效。
林业保育署台中分署加强推动绿网保育轴带空间上的跨机关整合,去年起,透过小平台会议方式,聚焦于溪流生态廊道改善、绿蓝带廊道串联阻隔改善、大肚臺地绿蓝带廊道串联的公有地与企业社会环境责任合作协商、筏子溪巴氏银鮈庇护所栖地营造可行性评估成果分享等相关保育迫切议题讨论。
另外更扩大层面办理2场次大平台会议,主要以保育轴带规画与成果分享,优先推动课题之跨域合作讨论及交流,透过歷次平台会议、沟通联繫,共同营造友善栖地,逐步打造完整的生态绿廊。
林业保育署台中分署说明,这次会议分享以绿蓝廊道串连、生态植被復育、公私协力参与等3大议题的执行情形与成果,在该分署长期与台中市府农业局合作办理石虎族群监测调查及保育推动工作,逐步完备台中地区石虎等关注物种的基础调查工作,结果发现大甲溪和筏子溪石虎数量有明显的增加,显示各机关积极办理栖地营造达到效益。
为了减少栖地破碎,营造生态绿网,委托保育轴带復育计画中调查到85科330种物种(台湾特有种38种;列入珍稀物种计32种)成果丰硕。
另为恢復原生绿带及营造关注物种栖地,该分署配合国土绿网工作,目前已培育狗花椒、台湾百合、正榕等约60种原生植物,逾10万株苗木,可以提供大肚台地火烧迹地造林復育、海岸及河川保育轴带生态植被復育等,以加速植生恢復,需仰赖公私部门、在地关注团体及企业协力,共同打造美好城市型生态绿网。
林业保育署台中分署表示,透过平台会议,邀集相关权益关系人齐聚一堂共同交流,除了认识国土生态绿色网络概念之外,也能串起建构网络的关键「人网」,公私部门协力外,期望未来有更多社区及企业共同合作投入保育行动,持续推动绿网轴带的串连,编织完善的中台湾生态廊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