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学原订11日要在屏东旭海「短期科研探空火箭发射场域」发射学校首支、单节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SHSR-Aero1」,但因氧化剂阀门机械作动问题未能点火升空,不过12日再度挑战终于成功,火箭平均推力350N(牛顿),燃烧8秒,总衝约2800 N·s(牛顿秒),飞行时间14秒,高度约200公尺,同时也让逢甲大学成为台湾中部首个踏入科研火箭领域的学校。
逢甲大学自2022年2月起进行国家太空中心TASA小型科研火箭研制计画,由航太与系统工程学系特聘教授叶俊良领军,率领航太系教授谢宗翰、副教授罗明忠,以及龙华科大电子系助理教授马原怀,加上硕、博士研究生暨大学部22位学生,开发可执行科研实验量测飞行任务、具有单节推进动力的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载具。
然而,团队11日首度试射时,因氧化剂阀门机械作动问题未能点火升空,改以12日备用窗口再度挑战,终于12日清晨6时1分成功发射该校第一支、单节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SHSR-Aero1」。
叶俊良表示,此次飞行测试重点,包含推进技术、火箭引擎燃烧室、燃料氧化剂匹配、火箭箭身结构、电控系统、导航遥测系统等,因此推力仅为全型火箭的1/3,12日火箭飞行高度约200公尺、距离250公尺,都符合预期,成功验证目标项目,而这些资料都将作为全型火箭的参考,至于全型火箭计画推力1250N(牛顿),预计2024年下半年试射。
叶俊良说,逢甲大学充分了解卫星与火箭领域为国家发展重点,除了原先的航太系,去年也增设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因此透过执行科研火箭研发计画,配合政策培育人才。
国科会在屏东旭海设置的「短期科研探空火箭发射场域」,由TASA办理审查使用申请及营运管理,至今已发射阳明交大HTTP-3A S2、成功大学两节式混合火箭、淡江大学淡江一型火箭、Jessie火箭,「SHSR-Aero1」为该场域启用以来发射的第5支科研探空火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