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影响下导致多所大专院校招生困难,面临退场,衝击师生权益。多名教育产业工会人员今开记者会呼吁立法院增修私校退场条例,增订「再生机制」,让私校在改制、合併、停办、改办、清算完成前,可以于一年以上的时间徵求有意愿接办者,以确保私立学校及私人兴学之教育永续发展。

明道大学今年6月停招,自救会及校友日前开记者会称获研华集团新台币3.36亿元挹注,盼争取不退场。教育部则表示,依照退场条例,明道已无恢復办学的空间。

国民党立委吴怡玎、台北市学校教育产业工会理事长锺文斌、台北市学校教育产业工会创会会长李惠兰,以及明道大学自救会代表黄源河等人,今天在立法院召开记者会指出,私校退场条例是私人兴学的地狱门,最大的受害者是学生及教职员工。

他们提出私校退场条例修法建议,增列学校主管机关或学校法人主管机关于同意改制、合併、停办、改办、清算完成前,应定一年以上之公开徵求接续办学期间,徵求有意愿之接办者;有意愿之接办者亦得向学校主管机关或学校法人主管机关提出接办之申请。

锺文斌指出,私立高级中等以上学校退场条例公布施行,对于已审议认定的专案辅导学校,期满被命令停招后,紧接停办、解散清算程序。纵使解除旧有学校法人全体董事职务,重新组织董事会,新董事新资金得以安心挹注再生办学,然此时想换手经营转场机制却无法可循。

锺文斌指出,私校退场条例没有「再生」转场机制,私校财产被收归国有,形同变相豪夺人民私有土地财产,影响教职员工的工作权,更罔顾学生安稳受教学习权。呼吁政府应亡羊补牢,及时增修保障优质特色私校再生条文,不应筑起限制私校换手转场良善经营办学的恶法高墙。

吴怡玎表示,私校兴办是很多民间力量、企业本着兴学教育后代的想法在办学,现在有些私校被列为专案辅导学校,但有找到愿意接手的人,愿意改组董事会,为何教育部不改这些私校,以及私校的教师、学生一个活路,还把这些私校推向悬崖。

吴怡玎指出,这其实也是在减轻教育部的压力,现行法律规定,教育部要把退场私校的资产充公,但是教育部等同也要负责学生转校、教职员的退休金,如果有人愿意接续,这不是很好吗?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希望能让被列为专案辅导学校能有重现生机。

#私校 #机制 #私校退场条例 #办学 #主管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