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国家统计暨普查局(INDEC)今天宣布,阿根廷的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43%。这个南美粮仓19日将举行总统决选,严峻的经济情势料将成为选战的决定性因素。
综合法新社与路透社报导,阿根廷民眾19日将前往投票所,在经济部长马沙(Sergio Massa)和政治素人、自称「无政府资本主义者」米雷伊(Javier Milei)之间作出抉择。
这两人代表了拉丁美洲第3大经济体阿根廷对未来截然不同的选择。儘管米雷伊在民调中略微领先,但分析人士认为选情相当紧绷,胜负难料。
阿根廷在经歷数十年来反覆出现、以债臺高筑、财政管理不善和货币震盪为特徵的金融危机后,如今在高达3位数的通货膨胀率下苦苦挣扎。
阿根廷国家统计暨普查局今天宣布,10月年通膨率达到142.7%,月涨幅为8.3%,儘管已低于8月和9月峰值,也低于分析师预测。
多年来,阿根廷一直在与高通膨搏斗,经济学家将其归咎于当局大举印制钞票,以及民眾对阿根廷披索始终缺乏信心。阿根廷去年通膨加速至1991年来最高水准。
68岁的退休人士欧提兹(Maria Teresa Ortiz)靠着退休金和缝缝补补的针线活为生,每小时工资为400披索(约1美元)。
她说:「我们根本买不起新东西。买不起新运动鞋,买不起新夹脚拖,买不起新牛仔裤,也买不起衬衫或T恤。只能在市集里寻找旧货。」
43岁的食品外送员贾西亚(David Garcia)说:「每天出门买东西,都会看见物价上扬。採买食材做顿饭,也不晓得要花上多少钱。」
反建制派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雷伊以政治素人姿态崛起,被视为选民厌倦阿根廷财政危机的象徵。他矢言要关闭央行,并使经济美元化,吸引了对数十年来生活品质持续下降深感不满的选民。
自今年1月以来,阿根廷消费者物价上涨了120%。
阿根廷人对通货膨胀并不陌生,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阿根廷曾出现几次恶性通膨,当时通货膨胀率高达3000%。(译者:屈享平/核稿:刘文瑜)1121114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