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圣时指出,锂离子电池过去以高能量的三元材料为各家厂商投入重点,但三元正极材料的主成分如镍与钴成本过高、产地过度集中等压力,加上特斯拉大举採用LFP作为其电动车Model 3电池为主要材料,使得近年来正极材料供应出现改变,纷纷转向对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更高的LFP,推升LFP的需求大增。
因此,为满足不同终端车厂或电池厂客户之应用与电池工艺需求,推出的磷酸铁锂厚电极电池技术专用正极材料,预期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达到增加电动车行驶里程数与同时达到降低原材料成本之目标,而发布的磷酸铁锰锂因材料能量密度相较于磷酸铁锂可增加10-15%,目前客户端应用方向可分为单用或与三元材料混用。
张圣时进一步指出,立凯-KY过去专注在正极材料的发展,电池材料中也以正极材料占电池的成本比重最高,但一颗电池不仅只有正极材料,还有负极材料、电解液、隔离膜及其他材料,这些都是立凯-KY可以发展的机会。
立凯-KY发布3款新款IP分别是面向电动车市场的使用于厚电极电池电池高振实密度磷酸铁锂、磷酸铁锰锂与面向半固态电池市场的新型磷酸铁锂,产品即将送交终端客户验证,验证完成后,立凯-KY向授权俱乐部各授权客户转移IP包裹(专利与量产参数),在当地制造,向终端客户提供实体产品。
张圣时指出,立凯-KY不仅把现有技术交给客户认证、再授权给当地公司,同时也积极研发新技术并改善量产技术,而立凯正极材料新产品都可在既有产线上生产,对于授权客户来说,可以实现在同一产线进行生产,以达到产能优化及降低成本的目标,目前,应用于厚电极电池技术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已完成试产,磷酸铁锰锂也会在年底进入试产,2024年将开始向客户进行授权,并协助被授权客户量产,预计最快在2027年开始贡献业绩。
随着各大车厂与电池厂客户不断开发更先进的电池工艺,以增加电池能量密度,并降低生产与原料成本,克服磷酸铁锂材料先天在能量密度上之缺点,立凯将目前磷酸系正极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大致分为提高磷酸铁锂极板压实密度、厚电极电池技术、半固态(黏土型)电池技术、磷酸锰铁锂(LMFP)高电压材料导入。
发展时程规画上,张圣时指出,提高磷酸铁锂极板压实密度部份,预计2024年导入试产;厚电极电池技术是另一种提升LFP电池能量密度的方式,目的在于有限空间内放入更多LFP正极材料,已于2023年完成试产,并已送样给车厂客户进行验证中;半固态(黏土型)电池技术部份,立凯电从2014年起即开始开始配合客户使用情况进行客制化调整,目前已导入量产;磷酸锰铁锂高电压材料导入是藉由自有双层碳包覆专利,结合自有前驱体制程进行开发,目前已完成实验室开发以及客户送样验证,预计2023年底启动产线试产,未来配合客户进行下一阶段的试产产品验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