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有台湾绿茶故乡的美名,新北市农业局辅导三峡区农会,昨(23)日办理冬季碧螺春评鑑,共有129点茶品参赛,今年由柑仔园茶园夺得特等奖,由父亲郑英尧及儿子郑申皓共同经营,已是第五代经营。主审林金池表示,特等奖茶叶茶菁条件佳,泡出的汤色碧绿显黄清澈明亮,茶底肥厚芽壮带黄绿色,极具优质碧螺春品质特色。
今年三峡碧螺春评鑑,由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改良场作物改良科长林金池及作物改良科副研究员潘韦成担任评审,採国际标准进行评比,秤取3公克冲泡5分钟,从茶叶的外型以及茶汤的色泽、香气、滋味,到浸泡后的叶底皆为评审的项目,评选出特等、头等、金奖、银奖及优良共5等次,本次获奖共116点。
碧螺春以手工採摘一心二叶茶菁,制造过程不经过萎凋及搅拌的程序,而碧螺春虽为炒菁绿茶,但农友在生产时常会摊放静置茶菁数小时,以改善茶叶的风味。评鑑赛事最后由柑仔园茶园拿下特等奖,主审林金池表示,特等奖茶叶茶菁条件佳,泡出的汤色碧绿显黄清澈明亮,香气鲜雅带甜香,入喉后甘甜喉韵佳,茶底肥厚芽壮带黄绿色,极具优质碧螺春品质特色。
柑仔园茶园首次夺得特等奖,茶园由父亲郑英尧及儿子郑申皓共同经营,已是第五代经营,茶园面积约0.7公顷。儿子郑申皓2003年出生,于淡水商工园艺科毕业,目前就读屏东科技大学森林系,在寒暑假期间回家帮忙制茶,父子在肥料使用及茶树栽培方面,相互切磋交流累积经验。
父亲郑英尧表示,茶园管理方面重视茶树健康管理,採不施农药及化学肥料方式,去年老树进行深剪,剪除暗弱病枝,今年冬季採收,茶菁肥厚,芽心长,白毫多,採收遇阴雨天,因此特别着重萎凋、让走水顺利,也特别掌控炒菁时间及温度,透过揉捻茶叶制作出特等茶,父子获奖相当开心。
三峡区农会理事长苏俊龙表示,「碧螺春」绿茶为不发酵茶,茶乾外观新鲜碧绿,芽尖白毫多,形状细紧卷曲似螺旋,以手工嫩摘茶树品种「青心柑仔」,透过茶师精湛制茶技术炒菁后所揉制而成,茶汤碧绿清澈、鲜活爽口,冲泡绿茶时水温度以75至80度C间为佳,亦适合冷泡、冰泡法最能突显香气滋味及醇厚爽口,还能完整保留绿茶多酚、茶氨酸、维他命C等丰富营养成分,更是颠覆传统泡茶方法,成为目前泡茶新主流。
新北市农业局表示,新北市致力营造农民、产业及自然环境共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并吸引青年回流返乡从事农业,透过办理评鑑与制茶技术竞赛,提升茶农制茶技术,购买茶品可洽三峡区农会鲜农直卖所网站选购,更多活动详情可于「新北市农业局-稼日莳光」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agr.ntpc/)查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