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澎湖黑金之称的紫菜,因养殖工作不易,投入养殖的人少了。农业部水产试验所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今(28)日下乡举办「澎湖黑金-紫菜机能成分及产品开发」成果推广会,希望藉由有效利用澎湖紫菜机能性物质开发产品,促进澎湖紫菜产业復甦及重登荣景。
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指出,紫菜为可食性红藻,含丰富蛋白质、多醣及许多营养成分,素有澎湖黑金之称。且经分析紫菜各项机能性成分,结果显示含有丰富粗蛋白(31.54g/100g)、总膳食纤维 (56.58g/100g)、脂肪酸含丰富EPA(45.57g/100g)及游离胺基酸-以丙胺酸、牛磺酸及麸胺酸含量最多,总量最高可达1932mg/100g,适合各年龄层补充营养,尤其适合银髮族及素食人口补充植物性蛋白质、钙质及膳食纤维,可说全身是宝。
然而,澎湖虽是臺湾地区无论天然或养殖紫菜产量与产值最大的地区。其中,野生紫菜以姑婆屿及花屿数量较多;至于,养殖紫菜则大多分布在白沙乡讲美村及湖西乡白坑村,近年在养殖工作辛苦下,加上盗窃猖狂,防不胜防,许多年轻人不想承接祖业,导致现已知养殖户仅余3户,去(2022)年紫菜养殖产量仅2890公斤,产值120万,可见紫菜产业衰退严重。
因此,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今早在讲美社区活动中心举办成果推广会,将已开发的减盐紫菜酱、紫菜燕麦千层棒及紫菜鲜味调味粉成果端出推广,盼能创造就业机会及增加养殖收入,进而促进紫菜产业蓬勃发展。
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表示,减盐紫菜酱经过官能品评,相较于其他市售相关产品,评价为最高,紫菜燕麦千层棒及鲜味调味粉亦颇受好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