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将于今年底逐步汰换守护台海上空超过45年的F-5 E/F战机。曾是我国民国60至80年代主力机种,全盛时期为空军5个飞行联队之主力机种,部分战机更投入假想敌中队任务,研究共军战术战法。但随着三型二代战机服役,F-5E/F战机全面担任部训机任务,如今即将卸下飞行任务,让国人无限感伤,但守护台湾领空的功绩,绝对是永远的记忆。

F-5 E/F战机。曾是我国民国60至80年代主力机种。(青年日报提供)
F-5 E/F战机。曾是我国民国60至80年代主力机种。(青年日报提供)

空军明天即将在台东志航空军基地举办「空军教练机换训成果展示」,让F-5战机及即将成军的勇鹰高教机翱翔天际展演,同时也为12月1日于空军官校成立的「飞行训练指挥部」进行热身。

空军规划,F-16V Block70全数性能提升完毕及勇鹰高教机的成军,12月1日将新编成第七战术战斗机联队及空军飞行训练指挥部,第七训练联队将成为F-16V战斗机联队。未来空军飞官训练,以驻地在官校的「空军飞行训练指挥部」为主。

根据《青年日报》报导,民国50年初,面对中共企图武力犯臺与高性能战机供售困难之际,我国採取国际合作生产及自制飞机两方面着手进行。于民国57年与美国诺斯洛普公司洽谈合作生产F-5E/F战机,62年,中美双方政府签订协议备忘录,由诺厂提供生产飞机之各项技术、人员训练等资料,而专案以虎安(Peace Tiger)1号至6号计画名称衔接执行。

民国63年10月30日,编号5101的第1架F-5E战机出厂,被命名为「中正号」,成为我国首架国造战机;「虎安计画」持续进行至民国75年底,一共生产了242架F-5E战机及66架F-5F战机,共计308架,占全球总量的1/4,一跃成为最大的F-5E/F战机使用国。

而F-5E/F战机也于民国63年底开始陆续投入各联队接装服役,全盛时期为空军5个飞行联队之主力机种,与F-104战机撑起我国空防重任。

因F-5E/F战机优异灵活性,该型机曾投入空军第737联队46中队,利用搜集共机与武器性能进行资料分析,制定假想敌训练模式,以共军最新战术、战法,并透过实兵演练,藉以训练飞行员克敌制胜之道与战术战法,成为我国的「捍卫战士」。训练时,飞行员除要演练躲避敌军雷达侦察,还要驾机穿梭在高峰低谷间,其中要翻越中央山脉南段着名主脊─海拔3668公尺的关山后,再俯衝外海实施炸射训练,考验飞行员空中缠斗作战与驾驶能力。

此外,在民国68至79年间,南、北叶门爆发内战,当时与我国仍有邦交的沙乌地阿拉伯,担心北叶门遭到赤化,而向我国求助,当时空军先后派遣700多位F-5E战机飞行员与地勤人员,前往中东传授F-5战机维护与训练经验,协助北叶门作战,以对抗共产势力扩张,史称「大漠计画」。

随着二代机及勇鹰高教机接续投入空防战备及飞行员训练工作,F-5E/F战机也即将卸下部训机任务,仅由F-5E战机改装之 RF-5E侦照机继续实施侦照任务,除执行一般战训任务外, RF-5E侦照机也支援国土探勘与灾害抢救,曾在九二一地震、莫拉克风灾后拍摄受灾状况,供搜救单位参考。

#F-5战机除役 #F-5E #空军 #假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