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违15年,台北爱乐室内合唱团将再重演德国作曲家巴赫的《B小调弥撒》,这是巴赫集结毕生精华的巅峰之作,参与演出的还有德国指挥大师贝尔纽斯( Frieder Bernius)、国立台湾交响乐团和国内多位声乐名家。
台北爱乐文教基金会执行长丁达明表示,《B小调弥撒》是巴赫晚年的最后一部作品,于1749年完成,完成之后大约隔了100年才在欧洲由孟德尔颂首演,「台湾的首演就是在2008年,由我们台北爱乐合唱团所演出。事隔15年,直到2023年才再度演出,是非常的不容易,因为这是需要一个精致的合唱团,还有一个交响乐团,而且还需要懂巴赫音乐专业的指挥。我们很开心邀请到很棒的合作伙伴——国立台湾交响乐团再度合作,我们之前合作过很多次,上一次合作演出巴赫《圣诞神剧》是在2015年11月,隔了许多年,我们将再度合作演出巴赫的经典作品。」
贝尔纽斯表示,他很高兴能再次到台湾演出,他第一次来时是1996年,由杜黑邀请来台参与台北国际合唱音乐节。贝尔纽斯表示,巴赫《B小调弥撒》是巴洛克的经典代表作,「对我来说浪漫时期的音乐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是非常不一样的,这次来就是希望可以把过去30年的时间,对于巴洛克时期这种古乐演奏法的一些新的发现,可以分享给台湾的合唱团和乐团。」
贝尔纽斯表示,过去这30年对于古乐的研究有很多新的发现,「包括速度的处理,或者是歌词和音乐的配合和表达方面都有很多的不一样,尤其跟浪漫时期很不一样。另外这个作品是巴赫的最后一个作品,对我来说非常的重要,而且很多音乐上的创举跟伟大的地方,很高兴能够来到台湾把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想法带给台湾的观眾。」
在记者会现场演出的两个段落,包括〈基督求你垂怜〉(Christe, eleison),和《光荣颂》里的〈主,天主〉(Domine Deus),贝尔纽斯表示,这两个段落都是弥撒很重要的经文,「整个弥撒的最后一句『赐给我们平安』(Dona nobis pacem),这句其实也是总结了整个弥撒的意义,对于现今的时代环境而言也是很重要的。」
台北爱乐艺术总监杜黑表示,从这首作品可以有机会了解天主教、基督教音乐的精神,「世界上有很多政治、种族、宗教纷争,起因都是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整个弥撒分五段,第一段是《垂怜经》,就是希望上天保佑我们,第二段《光荣颂》是歌颂神的伟大和光荣,第三段《尼西亚信经》是说主耶稣的母亲唱耶稣诞生受审判,然后被埋葬后升天,乃至还会到世界上来。第四段是《圣哉经》,讚颂上帝。最后一个是《羔羊经》,很多宗教最后都要献祭,耶稣像代表献祭的羔羊,独自承受世人的罪,藉以赦免我们的罪。现今全世界纷乱,就是需要请上帝赐给我们平安。」演出将于12月5日在台北国家音乐厅登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