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兼顾在地产业发展及生态保育,嘉义县政府向内政部国家公园署提出「嘉义县沿海地区溼地标章友善养殖」申请,共有3家溼地周边养殖户获「溼地标章」证书,从提案到获标章认证,养殖户努力近3年,事实上要获得溼地标章并不容易,除採友善生态方式放鱼虾贝类,晒池时还要留一口饭给候鸟,包括水位维持5至20公分、不收剩下杂鱼、不驱赶鸟类等,让生态、生产、生活共存共荣。
在农业处提出申请、推续辅导和查核下,布袋镇渔户叶怡君、陈胜田所经营的金岚养虾场,向禾渔业蔡恭和及邱经尧创立的邱家兄弟,共3组业者取得「溼地标章」证书,农业处渔业科长张建成说,获标章肯定的业者都在溼地周围,且养殖方式对环境相对友善。
张建成说,要取得溼地标章,需达到指定经营管理措施,包括在候鸟度冬期,鱼塭配合晒池时,晒池天数至少维持5天,且需保留水位高度在5至20公分,不收剩下杂鱼,留给鸟类食用,且晒池时不驱赶鸟类,并协助鸟类监测,完成晒池后,不能使用化学药剂消毒,就连鱼塭塭堤也要保留一定比例的植被,不得使用除草剂等,其他还包括农渔初级产品需通过产履歷、动物农药残留检验等等。
张建成说,一般养殖户晒池都是把水抽到最乾,主要是藉日晒让底土消毒,避免养殖期间残留的有机质影响下一季的育成率,且排抽留下来的杂鱼虾因仍有经济价值,多半会清除乾净,在讲求经济效益下,一般不会留给鸟吃。
获「溼地标章」业者之一的金岚养虾场,曾在2015年当选嘉县产销履歷达人,坚持不使用药物,以友善水土环境低密度生态法养殖白虾,全年主要靠收集雨水,透过循环水净化系统及益生菌培养虾子,养殖全程无施用化学药物、抗生素、生长激素,让消费者吃下安全美味的白虾。
布袋镇水产业者邱经尧曾获产销履歷达人及国家环境教育奖、十大神农奖,自2001年投入无毒水产养殖,随后创立品牌「邱家兄弟」,採中低密度生态级共生混养养殖法,全程无化学药物,鱼池周围不使用除草剂以确保水质无污染,从源头把关食材安全。
蔡恭和经营的「向禾休閒渔场」,位于鳌鼓溼地森林园区,为兼顾环境与渔产,塭内採「低碳低电」自然养殖,在鱼池内混养虱目鱼、吴郭鱼、草虾、文蛤、螺形成生态链,并在池畔种植红树林,种植耐盐耐风的植物作为土堤,吸引昆虫与鸟类栖息,营造自然生态教育场域。
农业处长许彰敏说,县府2021年、2022年办理友善养殖交流平台,对溼地周边渔民倡导生态友善,推动溼地生态復育,希望让养殖业者兼顾湿地保育及渔业生产,创造双赢目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