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企业正为每吨自身碳排定价并计入成本,让投资与运营能应对日后势在必行的相关碳税或新气候规范。业者期待能由一个全球性公共机制出面创建一套通用的碳定价机制。
路透社报导,企业自订的碳价高低落差极大,从每吨碳排不到1美元至每吨1600美元都有;订出1600元全球各企业每吨碳价之冠者是加州的美国生技制药大厂安进公司(Amgen)。
就连各国政府与业管机关之间的碳定价也莫衷一是。拜登政府设定碳的「社会成本」为每吨200美元;国际货币基金(IMF)却建议到2030年底前应至少为85美元。
几十年来,气候环保人士朝思暮想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成本能计入企业运营决策,从而让企业认真减排。
虽然这次COP28联合国气候峰会没有设定标准化的全球碳定价,但碳定价概念在商业里仍用途甚广,例如让经营高层能发现自家用电靠化石燃料将有额外高成本,从而对再生能源感兴趣。
路透社请非营利组织「碳揭露计画」(CDP)所作分析显示,受访的5345间会披露气候相关运营数据的公司里,有20%表示他们去年有设内部的碳定价,较前一年的17%高;另有22%受访企业说两年内会制订。
这份分析凸显企业界一方面对碳定价机制的接受度不低,一方面却仍在摸索,对碳定价究竟要在何种价位才能促成业者认真减排的看法仍分歧。
诺贝尔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史提格里兹(Joseph Stiglitz)表示,业界正在为碳定价日后终将普遍落实做准备,只是当前每吨碳定价的价格中位数仍太低,不足以左右企业运营决策,碳定价目前仍属良莠不齐状态。
目前尚无合理且放诸四海皆准的碳定价计算可供全球业者遵循;自定高碳价固然能有效改变企业运营与投资计画,做到认真减排,定价过低则难脱纯属「漂绿」。
美国跨国软体制造商欧特克(Autodesk)公司永续长
史派克(Joe Speicher)表示,碳抵换的市场价格从每吨5美元到1500美元不等,公司内部目前是稳步提高至20美元,理想状态下主管机关应明订业者处理碳排的成本,「由一个公共机构来协助大家创建一套更一致的市场岂不更好」。
史派克说,公司目前拿自定的碳价检视一些投资价值,例如投资碳移除计画等。
全球目前有多个不同的碳市场在运行,像是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 ETS),它们的碳定价是每公吨70美元。
英国航空母公司国际航空集团(IAG)的永续事业经理
伊凡斯(Michael Evans)表示,不同监管方法是导致全球各地碳价差异的因素。
德国保险业巨头安联集团(Allianz)董事会成员、联合国旗下净零资产经营者联盟(NZAOA)成员塔林格(Gunther Thallinger)表示,若能有个全面性的全球碳市场可极大化减排努力,目前一大问题是价格落差过大,特别是有些每吨不到5美元,「我担心这会助长漂绿歪风」。
花旗集团研究欧非中东环境与社会治理的麦克班(Anita McBain)则认为,制定可行的碳价比一味追求高碳价更务实。
她说:「我们寧愿看到务实可行而非陈义过高的碳价格,寧可看到每吨25美元却能实际影响决策,也不想看到每吨75美元却只沦检查时打勾虚应故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