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学生会与研究生协会于22日举行的教务会议之后对外表示,3+1就学服役制度给予学生大量修业弹性,申请资格却缺乏审查机制,使仅仅「有意愿」在就学期间服兵役之就学役男,恐有被滥用疑虑。教育部回应,「大学校院学士班学生就学期间服役弹性修业实施指引」的施行目的是支持有意愿的就学役男,教育部也会与内政部勾稽比对专案学生后续申请在学服役的状况。

教育部说明,教育部与学校有机制因应,目前学校会定期向教育部汇报参加「大学校院学士班学生就学期间服役弹性修业实施指引」专案的学生,教育部也会与内政部勾稽比对专案学生后续申请在学服役的状况。

教育部提到,专案学生需要逐个学期向学校申请弹性修业,并不是一经申请,就一路适用到底。而学校每学期在受理学生申请时,也会依照教育部与内政部勾稽的在学服役情形,提醒学生需及时申请在学服役并作为准驳参据。

教育部指出,举例来说,专案学生如向学校申请弹性修业,规画3年完成修业搭配1年的服役,但专案学生在修业1年半(3学期)后,经部会间勾稽比对,发现仍然未安排去服役,则会由学校启动辅导,并纳入学生接续向学校申请弹性修业措施的准驳参据。

教育部重申,「大学校院学士班学生就学期间服役弹性修业实施指引」目的是支持有意愿的就学役男,得于就学期间同时完成服役及修毕学位,能与其他未服役学生相同,接续投入职场或升学,不受影响。至于学生能否取得课程学分,以及是否符合毕业条件,则回归大学学术专业,本部尊重学校的标准及判断。

教育部长潘文忠22日下午接受媒体联访时回应,相关申请过程有设有把关机制,包括教育部与内政部都会透过勾稽,比对专案学生后续申请在学服役状况,假若没有安排服役,则由学校启动辅导,并纳入学生接续向学校申请弹性修业措施准驳参据,若在执行过程中有浮滥或未履行等状况,可进行滚动修正。

#学生 #申请 #学校 #教育部 #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