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护理人才荒,导致医院关床,如今照护人力不足问题,也烧进长照住宿型养护机构。劳动部日前限缩机构聘用外籍看护比例,导致机构没人可用,全台超过一万台空床,开床率不到八成,业者直呼不能申请外劳,评鑑要求比五星级饭店还高,「想跳船了」。
台湾迈入超高龄社会,住宿型机构扮演重要角色,尤其住宿型机构所照顾的老人多为失智失能,是社会上最为需要照顾的一群,如今恐面临没有业者愿意承接困境。
资深媒体人李建荣本月26日投书中时言论版表示,一名新北市卸任立委原想在自家土地兴建住宿型机构照顾老人,却发现除了建筑法规要求严格,更严峻的是人力严重缺乏,受限劳动部本国劳工与外国移工1:1的比例,无法多请外劳,无人可用,决定放弃。
李建荣表示,住宿型机构需要三班排班24小时照顾的工作人员开始流失,目前全台住宿机构的空床超过1万床以上,占床率仅约8成,许多机构空床在养蚊子。
李建荣指出,劳动部禁一再陈情,今年上半年终于在仍维持本外劳1:1前提下,同意採计护理人员视为本国看护工,让各机构能多聘几位外籍移工,但政策却以100床规模区分,100床以上机构的护理人数只能採计二分之一,未达100床的机构则採计全部护理人数,「殊不知,100床以上的机构缺工比例更高,如此大小眼的限缩,能够重新开床的比例还是受限。」
「医院急诊室卧床等床位大排长龙,严格说来不是床位不够,而是照顾人力不足,老人住宿型机构亦復如此,等入住一排就是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无法入住进去。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事件就在许多需要的家庭中发生,请问这不是民间疾苦,甚么才是民间疾苦?」
李建荣表示,劳动部门想要照顾本劳的工作优先权可以理解,但本劳或年轻人不愿多投入照护老人市场,退一步晋用补充性外国移工,有人照顾,总比区分本国人、外国人的区分来得重要,不懂为何劳动部为何裹足不前?
他呼吁劳动部,把本外国比例调整为1:2,大幅充实机构可用人力,让更多需要24小时照顾的老人家及时获得提升照顾品质,更呼吁三位位总统候选人提出长照政策时,尽快解决市场缺工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